登记号
                                CTR20190626
                                相关登记号
                                CTR20190625,
                                曾用名
                                
                                药物类型
                                
                                    化学药物                                
                                临床申请受理号
                                企业选择不公示
                                适应症
                                NTRK融合基因阳性实体肿瘤
                                试验通俗题目
                                研究药物在NTRK阳性儿童受试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试验专业题目
                                晚期实体瘤或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儿童患者口服TRK抑制剂larotrectinib I/II期研究
                                试验方案编号
                                20290
                                方案最近版本号
                                15
                                版本日期
                                2023-03-03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企业选择不公示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名称
                                
                                联系人姓名
                                临床试验信息公布组
                                联系人座机
                                010-65360866
                                联系人手机号
                                
                                联系人Email
                                Clinical-Trial-Disclosure@bayer.com
                                联系人邮政地址
                                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东大桥路9号北京侨福芳草地大厦D座7层
                                联系人邮编
                                100020
                            临床试验信息
试验分类
                                
                                    安全性和有效性                                
                                试验分期
                                
                                    其它-新版                                
                                试验目的
                                本研究是验证Larotretinib在儿童肿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该肿瘤必须存在特定(NTRK)基因改变。研究药物限制肿瘤细胞中NTRK基因的活性而治疗肿瘤。研究的第一部分(I期)验证儿童受试者中,剂量的安全性,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和改变,对于肿瘤的作用。第二部分(II期)主要目的是药物治疗的作用及其时长。
                                随机化
                                
                                    随机化                                
                                盲法
                                
                                    开放                                
                                试验范围
                                
                                    国际多中心试验                                
                                设计类型
                                
                                    单臂试验                                
                                年龄
                                0岁(最小年龄)至
										21岁(最大年龄)
                                性别
                                男+女
                                健康受试者
                                
                                    无                                
                                入选标准
                                - I期(已关闭): 剂量递增:在C1D1,患者从出生至21岁间,有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或原发性CNS肿瘤,且肿瘤复发、进展或对现有治疗无应答,没有标准的或可用的系统性根治治疗,或:刚出生及更大的婴儿,被诊断为恶性肿瘤且有记录证实NTRK融合基因,肿瘤已进展或对现有疗法无应答,且无标准的或可用的根治疗法。或:研究者认为通过损伤外形手术或截肢才能实现完整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IFS患者。 I期剂量递增队列停止入组。
 - 剂量扩展:除上述入选标准外,有资格入组本队列的患者必须为有记录证实NTRK融合基因的恶性肿瘤患者,IFS、CMN或SBC患者除外。入组本队列的IFS、CMN或SBC患者需有通过FISH或RTPCR检测出ETV6重排或通过NGS检测出NTRK融合的证据。
 - II期:C1D1时刚出生及更大的患有局部晚期或转移性IFS的婴儿患者,局部晚期IFS患者需经研究者判断后认为通过损伤外形手术或截肢方可达到完整的手术切除,通过FISH或RT-PCR记录的ETV6重排(或与申办方讨论后的NTRK3重排),或通过记录的NTRK融合(如NGS)。或:C1D1时刚出生至21岁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或原发性CNS肿瘤患者,肿瘤已复发、已进展或对现有疗法无应答,并且无标准的或可用的系统性根治疗法,已证实NTRK融合基因(例如通过NGS),或为IFS、CMN或SBC时通过FISH或RT-PCR证实ETV6重排(经与申办者讨论后的NTRK3重排)。NTRK融合基因阳性良性肿瘤患者也有入组资格。或:(包括扩展阶段)肿瘤诊断为儿童患者的典型组织学类型和NTRK融合基因的21岁以上的潜在患者,在当地研究中心的研究者与申办方进行讨论后,可考虑入组。
 - 原发性CNS肿瘤或脑转移患者
 - Karnofsky(≥16岁)或Lansky(<16岁)体力状态评分至少为50。
 - 具有足够的血液功能
 - 具有足够的肝肾功能
 
排除标准
                                - 在C1D1前14天(2周)内接受过大手术
 - 具有临床意义的活动性心脏血管疾病,或C1D1前6个月内有心肌梗死病史;目前存在心肌病;或当前校正心率后的QT间期(QTc)延长>480毫秒。
 - 未控制的活动性全身性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
 - 目前使用强细胞色素P450 3A4(CYP3A4)抑制剂或诱导剂进行治疗。允许以稳定剂量接受酶诱导抗癫痫药物(EIAED)和地塞米松诱治疗CNS肿瘤或转移。
 - 仅限II期:前期接受已获批或试验性靶向原肌球蛋白相关激酶(TRK)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时出现疾病进展,包括恩曲替尼、克唑替尼和莱斯他尼。接受一种TRK抑制剂不到28天的治疗并因不耐受而停药的患者仍有入选资格。
 
试验分组
试验药
                                | 名称 | 用法 | 
|---|---|
| 
                                                 
													中文通用名:硫酸拉罗替尼口服溶液 
                                             | 
                                            
                                                 
													 用法用量:剂型:口服溶液
规格:20mg/ml
给药途径:口服
用药频次:每日2次
剂量:100mg
用药时程:28天/疗程 
                                             | 
                                        
| 
                                                 
													中文通用名:硫酸拉罗替尼胶囊 
                                             | 
                                            
                                                 
													 用法用量:剂型:胶囊  
规格:100mg 
给药途径:口服 
用药频次:每日2次 
剂量:100mg/m2
用药时程:28天/疗程 
                                             | 
                                        
| 
                                                 
													中文通用名:硫酸拉罗替尼胶囊 
                                             | 
                                            
                                                 
													 用法用量:剂型:胶囊  
规格:25mg 
给药途径:口服 
用药频次:每日2次 
剂量:100mg/m2
用药时程:28天/疗程 
                                             | 
                                        
对照药
                                | 名称 | 用法 | 
|---|---|
| 
                                                 
													中文通用名:无 
                                             | 
                                            
                                                 
													 用法用量:无 
                                             | 
                                        
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
| I期:经NCI-CTCAE v 4.03评估的治疗中出现不良事件的指定剂量队列中经历剂量限制性毒性的受试者人数 | 第1周期的第1天到第28天(1个周期等于28天) | 安全性指标 | 
| I期:治疗中出现不良事件的受试者人数 | 从首次给药至93月 | 安全性指标 | 
| II期由独立放射学审查委员会测定最佳总缓解率 | 从首次给药至疾病进展或手术干预或死亡,至76月 | 有效性指标 | 
| I期:治疗中出现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 | 从首次给药至93月 | 安全性指标 | 
次要终点指标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
| I期:血浆中Larotrectinib的最大浓度(Cmax) | 队列 1 和 2:C1D1给药后1小时和4小时,C2D1给药前,给药后1小时和4小时 队列 3 和剂量扩展队列:C1D1给药后 1小时 和 4 小时,C4D1给药前,给药后 1 小时和 4 小时 | 有效性指标 | 
| I期:血浆中Larotretinib浓度-时间下面积(AUC) | 队列 1 和 2:C1D1给药后1小时和4小时,C2D1给药前,给药后1小时和4小时 队列 3 和剂量扩展队列:C1D1给药后 1小时 和 4 小时,C4D1给药前,给药后 1 小时和 4 小时 | 有效性指标 | 
| I期: 口服清除率 | 队列 1 和 2:C1D1给药后1小时和4小时,C2D1给药前,给药后1小时和4小时 队列 3 和剂量扩展队列:C1D1给药后 1小时 和 4 小时,C4D1给药前,给药后 1 小时和 4 小时 | 有效性指标 | 
| I期:脑脊液和血浆中Larotrectinib浓度比 | C1D1 与给药后 1 小时PK 样本结合 | 有效性指标 | 
| 最大限制性剂量(MTD) | 从 C1D1 到 C1D28 每个分配剂量组中每个受试者的治疗,至 16月 | 安全性指标 | 
| I期:2期推荐剂量 | 从分配的队列中的受试者被给予第一剂之日起,到剂量递增阶段最后一名患者的最后一剂之日,至 16 个月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 I期:总缓解率 | 从第一剂 Larotrectinib 到疾病进展或后续治疗或手术干预或死亡(由于任何原因),至 93 个月 | 有效性指标 | 
| I期:疼痛等级 | 每个周期的基线和 D1(1 个周期=28 天),至 93 个月 | 安全性指标 | 
| I期:健康生活质量儿童生活质量-核心模块 | 每个周期的基线和 D1(1 个周期=28 天),至 93 个月 | 安全性指标 | 
| 研究者评价的总缓解率(ORR) | 从第一剂 Larotrectinib 到疾病进展或后续治疗或手术干预或死亡(由于任何原因),至 76 个月 | 有效性指标 | 
| II期:独立放射学审查委员会评价的缓解持续时间 | 从确认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的第一次客观反应开始到进展或死亡(由于任何原因),至 76 个月 | 有效性指标 | 
| II期:估计最佳缓解为肿瘤消退的受试者比例 | 从第一剂 Larotrectinib 开始,至 76 个月 | 有效性指标 | 
| II期:评价larotrectinib治疗开始后无进展生存期(PFS)的持续时间 | 从第一剂 Larotrectinib 到疾病进展或后续治疗或手术干预或死亡(由于任何原因),至 112 个月 | 有效性指标 | 
| II期:总体缓解率持续时间 | 从第一剂 Larotrectinib 到死亡(由于任何原因),至 112 个月 | 有效性指标 | 
| II期:受试者不良事件的例数 | 从第一剂 larotrectinib 到停止治疗或死亡(由于任何原因),至 112 个月 | 安全性指标 | 
| II期:不良事件持续事件 | 从第一剂 larotrectinib 到停止治疗或死亡(由于任何原因),至 112 个月 | 安全性指标 | 
| II期:独立影像学审查委员会评价的临床获益率。 | 从第一剂 Larotrectinib 到疾病进展或后续治疗或手术干预或死亡(由于任何原因),至 76 个月 | 有效性指标 | 
| II期:研究者评价的临床获益率。 | 从第一剂 Larotrectinib 到疾病进展或后续治疗或手术干预或死亡(由于任何原因),至 76 个月 | 有效性指标 | 
| II期:置信系数 | 基线/筛选以及治疗结束(如果可行) 和/或疾病进展和/或在“药物假期”和疾病复发后重新开始研究治疗时,至112 个月 | 有效性指标 | 
| II期:larotrectinib治疗后接受根治性手术的患者术后分期 | 从第一剂 Larotrectinib 到手术干预,至 112 个月 | 有效性指标 | 
| II期:larotrectinib治疗后接受根治性手术的患者手术切缘状况的特征 | 从第一剂 Larotrectinib 到手术干预,至 112 个月 | 有效性指标 | 
| II期:治疗前手术计划描述性分析 | 从第一剂 Larotrectinib 到手术干预,至 112 个月 | 有效性指标 | 
| II期:治疗后计划的描述性分析 | 从手术干预到后续治疗,至 112 个月 | 有效性指标 | 
数据安全监察委员会(DMC)
                                
                                    无                                
                                为受试者购买试验伤害保险
                                研究者信息
| 姓名 | 学位 | 职称 | 电话 | 邮政地址 | 邮编 | 单位名称 | |
|---|---|---|---|---|---|---|---|
| 徐瑞华 | 博士 | 主任医师 教授 | 020-87343468 | ruihxu@163.com | 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省广州市东风东路651号 | 510060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 
各参加机构信息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 | 地区 | 城市 | 
|---|---|---|---|---|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 徐瑞华 | 中国 | 广东省 | 广州市 | 
| 天津市肿瘤医院 | 赵强 | 中国 | 天津市 | 天津市 | 
| 北京儿童医院 | 王焕民 | 中国 | 北京市 | 北京市 | 
| Sydney Children’s Hospital | David Ziegler | 澳大利亚 | NSW | Randwick NSW | 
| The Royal Childrens Hospital | Jordan Hansford | 澳大利亚 | vic | Parkville | 
| The Hospital for Sick Children (SickKids) | Daniel Morgenstern | 加拿大 | Toronto | Ontario | 
| British Columbia Childrens Hospital | Rebecca Deyell | 加拿大 | Vancouver | British Columbia | 
| CHU Sainte-Justine | Sebastien Perreault | 加拿大 | Montreal | Quebec | 
| Rigshospitalet - Department of Oncology | Karsten Nysom | 丹麦 | Copenhagen | Copenhagen | 
| Institut Curie - Oncologie Medicale | Francois Doz | 法国 | Paris | Paris | 
| Institut Gustave Roussy | Birgit Geoerger | 法国 | Villejuif Cedex | Villejuif Cedex | 
| Olgahospital | Stefan Bielack | 德国 | Stuttgart | Stuttgart | 
| Universitaetsklinikum Heidelberg - Zentrum fuer Kinder- und Jugendmedizin ZIPO | Cornelis van Tilburg | 德国 | Heidelberg | Heidelberg | 
| Universitatsmedizin Berlin Charite Campus Virchow-Klinikum Medizinische Klinik mit Schwerpunkt Kardiologie | Johannes Schulte | 德国 | Berlin | Berlin | 
| Our Lady's Children's Hospital | Cormac Owens | 爱尔兰 | Dublin | Dublin | 
| Fondazione IRCCS Istituto Nazionale dei Tumori | Michela Casanova | 意大利 | Milano | Milano | 
| Princess Maxima Center for pediatric oncology | Christian Michel Zwaan | 荷兰 | Utrecht | Utrecht | 
|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Hospital | Hyoung Jin Kang | 韩国 | Seoul | Seoul | 
| Severance Hospital, Yonsei University Health System | Jung Woo Han | 韩国 | Seoul | Seoul | 
| Hospital Universitario Vall d'Hebron | Soledad Gallego Melcon | 西班牙 | Barcelona | Barcelona | 
| Karolinska University Hospital | Ingrid Ora | 瑞典 | Stockholm | Stockholm | 
| Universitaets-Kinderspital Zürich | Nicolas Gerber | 瑞士 | Zurich | Zurich | 
| Royal Marsden Foundation Trust | Lynley Marshall | 英国 | Surrey | Sutton | 
| Nemours Children's Hospital (Orlando) | Ramamoorthy Nagasubramanian | 美国 | Orlando | FL | 
| UT Southwestern - Medical Center | Ted Laetsch | 美国 | Dallas | TX | 
| Children's Hospital of Los Angeles | Leo Mascarenhas | 美国 | Los Angeles | CA | 
| 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 | Neerav Shukla | 美国 | New York | NY | 
| St. 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 Inc. | Alberto Pappo | 美国 | Memphis | TN | 
| Seattle Children's Hospital | Katie Albert | 美国 | Seattle | WA | 
| Cincinnati Children's Hospital Medical Center | Brian Turpin | 美国 | Cincinnati | OH | 
| Children's Hospital Boston | Steven Dubois | 美国 | Boston | MA |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CLA) - Jonsson Comprehensive Cancer Center | Noah Federman | 美国 | Los Angeles | CA | 
| Lucile Packard Children's Hospital Stanford University | Sheri Spunt | 美国 | Palo Alto | CA | 
伦理委员会信息
| 名称 | 审查结论 | 审查日期 | 
|---|---|---|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9-05-08 |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9-07-08 |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9-12-03 |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0-05-06 |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0-05-29 |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0-08-21 |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1-05-26 |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1-12-24 |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2-06-15 |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2-06-21 |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3-05-11 |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3-10-07 |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4-05-16 |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4-07-02 | 
试验状态信息
试验状态
                                
                                    进行中-招募完成                                
                                目标入组人数
                                国内: 5 ;
											国际: 159 ;
                                已入组例数
                                国内: 18 ;
										国际: 148 ;
                                实际入组总例数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国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国内:2020-04-03;    
										国际:2015-12-16;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国内:2020-04-14;    
										国际:2015-12-16;
                                试验终止日期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国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临床试验结果摘要
| 版本号 | 版本日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