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记号
                                CTR20222017
                                相关登记号
                                
                                曾用名
                                
                                药物类型
                                
                                    化学药物                                
                                临床申请受理号
                                企业选择不公示
                                适应症
                                脑胶质瘤
                                试验通俗题目
                                注射用聚乙二醇伊立替康联合替莫唑胺用于脑胶质瘤II期临床研究
                                试验专业题目
                                注射用聚乙二醇伊立替康联合替莫唑胺用于脑胶质瘤II期临床研究
                                试验方案编号
                                JK-1201I-202
                                方案最近版本号
                                V3.0
                                版本日期
                                2023-12-01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是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名称
                                
                                联系人姓名
                                苏亚辉
                                联系人座机
                                010-82156767
                                联系人手机号
                                13141275960
                                联系人Email
                                yahuisu@jenkem.com
                                联系人邮政地址
                                北京市-北京市-海淀区西小口路66号中关村东升科技园C1楼三层
                                联系人邮编
                                100192
                            临床试验信息
试验分类
                                
                                    安全性和有效性                                
                                试验分期
                                
                                    II期                                
                                试验目的
                                主要目的
评价注射用聚乙二醇伊立替康联合替莫唑胺对脑胶质瘤受试者的安全性、耐受性
次要目的
1)	初步观察注射用聚乙二醇伊立替康联合替莫唑胺对脑胶质瘤受试者的有效性,为后续临床试验推荐剂量和给药方式提供依据
2)	考察注射用聚乙二醇伊立替康联合替莫唑胺联合用药在脑胶质瘤受试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性,获取联合用药后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随机化
                                
                                    非随机化                                
                                盲法
                                
                                    开放                                
                                试验范围
                                
                                    国内试验                                
                                设计类型
                                
                                    单臂试验                                
                                年龄
                                18岁(最小年龄)至
										75岁(最大年龄)
                                性别
                                男+女
                                健康受试者
                                
                                    无                                
                                入选标准
                                - 年龄18岁到75岁之间(包含临界值) ,男女不限;
 - 经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首次确诊的GBM(2021年第5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且手术切除病灶80%以上;
 - 手术后同步放化疗治疗结束距离首次给药在4-6周(含临界值)内;
 - 入组前,使用稳定或减少剂量的类固醇治疗至少2周;
 - KPS评分≥70分;
 - 预期生存期≥12周;
 - 有适宜的器官及造血功能,根据以下实验室检查,无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异常和免疫缺陷: 1) 血液学: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1.5×10^9/L,血小板≥100×10^9/L,血红蛋白≥90g/L; 2) 肾功能:血清肌酐≤1.5倍正常值上限(ULN)或肌酐清除率≥50mL/min(采用Chockcroft-Gault公式肌酐清除率); 3) 肝功能:AST和ALT≤2.5倍ULN,肝癌或肝转移受试者≤5倍ULN;血清总胆红素(TBIL)≤1.5倍ULN;碱性磷酸酶≤1.5倍ULN,肝癌或肝转移受试者,或有骨转移≤5倍ULN; 4) 凝血功能:国际标准化比率(INR)≤2倍ULN,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1.5倍ULN(正在接受抗凝血治疗的受试者除外);
 - 具有生育能力的男性受试者和育龄期女性受试者愿意从签署知情同意书开始直至试验药物最后一次给药后6个月内采取有效的非药物避孕措施。育龄期女性包括绝经前女性和绝经后2年内的女性,育龄期女性在首次试验药物给药前≤7天内的血妊娠检测结果必须为阴性;
 - 自愿参加临床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区非甲基化患者(仅第二阶段)。
 
排除标准
                                - 除外手术后同步放化疗(同步放化疗中TMZ用量≤75mg/m2,放疗剂量限制在50~60Gy范围),接受其他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患者(包括化疗、靶向药物、免疫治疗、中药抗肿瘤治疗、电场治疗等);
 - 原发肿瘤确诊为脑干及脊髓瘤患者;
 - 既往有过敏史,或已知对替莫唑胺或注射用聚乙二醇伊立替康或聚乙二醇伊立替康的任一赋形剂严重过敏;
 - 在入组前6个月内患有严重心脏疾病者,例如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脏衰竭(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II级)或脑卒中(腔性梗塞除外);
 - 无法口服药物或存在胃肠道吸收障碍;
 - 存在药物无法控制的癫痫发作;
 - 在首次使用试验药物前14天内需使用会影响药物代谢的药物,如酶诱导效应的抗癫痫药(EIAEDs)(如苯妥英或卡马西平、巴比妥类药物)、CYP3A4强诱导剂(苯妥英或卡马西平、巴比妥类药物、利福平或利福布汀、贯叶连翘等);CYP3A4强抑制剂(克拉霉素、酮康唑、伏立康唑或伊曲康唑、茚地那韦、洛匹那韦、萘法唑酮、奈非那韦、利托那韦、沙奎那韦、特拉匹韦等);UGT1A1强抑制剂(阿扎那韦、吉非罗齐等)、CYP3A4的作用底物(辛伐他汀、环孢素或哌迷清等);
 - 存在药物无法控制的高血压(收缩压≥150mmHg和/或舒张压≥100 mmHg);
 - 既往抗肿瘤治疗(同步放化疗、手术治疗)毒性未恢复(脱发、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GGT)或经与研究者和申办方讨论可以入组的受试者除外);
 - 妊娠或哺乳期的女性;
 - 存在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或活动性的乙型肝炎(HBsAg阳性且HBV-DNA阳性)或丙型肝炎(HCV抗体阳性且RNA定量测定阳性患者);
 - 获取知情同意前4周内,已参与其他临床试验的受试者;
 - 既往有明确的精神障碍史;
 - 研究者认为由于其他原因不适合参加该试验的受试者。
 
试验分组
试验药
                                | 名称 | 用法 | 
|---|---|
| 
                                                 
													中文通用名:注射用聚乙二醇伊立替康 
                                             | 
                                            
                                                 
													 剂型:粉针剂 
                                             | 
                                        
| 
                                                 
													中文通用名:替莫唑胺胶囊 
                                             | 
                                            
                                                 
													 剂型:胶囊 
                                             | 
                                        
对照药
                                | 名称 | 用法 | 
|---|
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
| 安全性:AE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 | 首次接受试验用药品开始至随访结束 | 安全性指标 | 
| 有效性:无进展生存期(PFS)。 | 受试者从接受研究药物开始,每8周±7天进行一次疗效评价 | 有效性指标 | 
次要终点指标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
| 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Cmin、AUC0-t、AUC0-∞、Cav、DF、Tmax、Vd、CL、Vss、t1/2z、ke、MRT、AUC_%Extrap、Ra(Cmax)、Ra(AUC)等 | 第一阶段试验药物组的所有受试者在给药后的相应周期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 总生存期(OS) MGMT非甲基化受试者的1年生存率 | 受试者从接受研究药物开始,每8周±7天进行一次疗效评价,并进行生存随访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数据安全监察委员会(DMC)
                                
                                    无                                
                                为受试者购买试验伤害保险
                                研究者信息
| 姓名 | 学位 | 职称 | 电话 | 邮政地址 | 邮编 | 单位名称 | |
|---|---|---|---|---|---|---|---|
| 李文斌 | 医学博士 | 主任医师 教授 | 15301377998 | neure55@126.com | 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19号 | 100070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各参加机构信息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 | 地区 | 城市 | 
|---|---|---|---|---|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李文斌 | 中国 | 北京市 | 北京市 | 
|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 杨学军 | 中国 | 北京市 | 北京市 |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林庆堂 | 中国 | 北京市 | 北京市 | 
|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陈凡帆 | 中国 | 广东省 | 深圳市 | 
| 天津市肿瘤医院 | 李文良 | 中国 | 天津市 | 天津市 | 
伦理委员会信息
| 名称 | 审查结论 | 审查日期 | 
|---|---|---|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修改后同意 | 2022-07-04 |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2-08-01 |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3-05-18 |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4-02-01 | 
试验状态信息
试验状态
                                
                                    进行中-招募中                                
                                目标入组人数
                                国内: 72 ;
                                已入组例数
                                国内: 1 ;
                                实际入组总例数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国内:2022-10-31;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国内:2022-11-08;    
                                试验终止日期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临床试验结果摘要
| 版本号 | 版本日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