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G11406片 |进行中-招募中

登记号
CTR20244487
相关登记号
CTR20233847
曾用名
药物类型
化学药物
临床申请受理号
企业选择不公示
适应症
系统性红斑狼疮
试验通俗题目
研究新药IPG11406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肾炎的安全、耐受与效果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同时观察药物在身体内的变化及对特定健康指标的影响
试验专业题目
一项评价IPG11406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肾炎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初步疗效、药代动力学及对生物标志物影响的多中心、多剂量Ib/IIa期临床研究
试验方案编号
IPG11406-C002
方案最近版本号
V1.2
版本日期
2025-01-07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名称
联系人姓名
黄永峰
联系人座机
021-34782827
联系人手机号
联系人Email
yfhuang@immunophage.com.cn
联系人邮政地址
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闵行区绿洲环路10号6幢3楼
联系人邮编
201114

临床试验信息

试验分类
其他
试验分期
其它-新版
试验目的
一项评价IPG11406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肾炎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初步疗效、药代动力学及对生物标志物影响的多中心、多剂量Ib/IIa期临床研究
随机化
非随机化
盲法
开放
试验范围
国内试验
设计类型
单臂试验
年龄
18岁(最小年龄)至 70岁(最大年龄)
性别
男+女
健康受试者
入选标准
  • 年龄18-70岁之间(包括18岁,70岁),性别不限。
  • 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CR)1997修订的分类标准,筛选前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成人受试者。
  • 筛选期间疾病活动度确认为:SLEDAI-2K评分≥6分。
  • 患者筛选期 24 小时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PCR)>1.00.5 g/g 或 24 小时尿蛋白≥0.5g,且使用 MDRD 公式计算得出的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 m^2。
  • 患者基线期血IFN γ超过正常值上限。(仅B部分)
  • 患者基线期外周血Th1/Th2比值≥14。(仅B部分)
  • 7.(1)允许未经诱导治疗或近2个月内未接受治疗的受试者入组,但在研究及随访期间除研究治疗外,不得再加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肾炎的其他治疗(包括激素、免疫抑制剂、硫酸羟氯喹和生物制剂)。 (2)允许受试者入组时正在接受以下任一种标准治疗方案: 1)口服泼尼松(或等效药物)单药治疗:a.治疗时间:筛选前用药≥2周且入组前保持剂量稳定≥2周;b.剂量要求:每日最大剂量:1mg/kg/天; 2)免疫抑制剂:a.允许使用的药物包括:抗疟药、硫唑嘌呤、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麦考酚酸、甲氨蝶呤,环孢素A,他克莫司;b.治疗时间:筛选前用药≥12周且入组前保持剂量稳定≥8周;c.剂量要求:羟氯喹≤400mg/天、硫唑嘌呤≤100mg/天、环磷酰胺≤800mg/4周、吗替麦考酚酯/麦考酚酸≤2g/天,口服、皮下(SC)或肌肉注射甲氨蝶呤≤15mg/周,环孢素A≤3 mg/kg/d,他克莫司≤3 mg/d; 3)口服泼尼松(或等效药物)单药治疗± 硫酸羟氯喹±大于等于一种免疫抑制剂 a.需满足上述口服糖皮质激素(OCS)和免疫抑制剂的治疗时长和剂量稳定时长要求;b.不得超过1)、2)中每种药物的每日/周最大剂量。
  • 女性受试者需要在试验期间处于非妊娠期和非哺乳期。
  • 受试者自筛选至试验结束后 6 个月内无妊娠计划,自愿采取有效避孕措施(详见附件),且无捐精捐卵计划者;
  • 受试者自愿参加研究,能够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遵守知情同意书上的要求。
排除标准
  • 妊娠、哺乳期女性。
  • 筛选前3个月内和/或目前正在参加过其它临床试验(未使用试验用药品者除外)。
  • 活动期重度狼疮肾炎,使用MDRD公式计算得出的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60ml/min/1.73m^2。
  • 重症神经精神性SLE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各项:癫痫发作、新的或恶化的意识水平受损、精神病、谵妄或意识模糊状态、无菌性脑膜炎、上升性或横贯性脊髓炎、舞蹈病、小脑共济失调、多发性单神经炎、脱髓鞘综合征或出现使受试者无法完全理解ICF的情况。
  • 具有临床意义的非SLE相关性血管炎综合征或重叠其他结缔组织病的病史或当前诊断。
  • 除SLE外可能会干扰SLE的研究评估的任何活动期皮肤疾病,包括但不限于银屑病、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症、非SLE皮肤狼疮表现(如皮肤血管疾病、甲周毛细血管扩张、指端硬化、类风湿性结节、多形性红斑、腿部溃疡)或药源性狼疮。
  • 既往5年内曾有或现患有恶性肿瘤者(经过根治性治疗且没有任何复发证据的皮肤原位鳞癌、基底细胞癌、甲状腺乳头状癌和原位宫颈癌除外)。
  • 未经控制的抗心磷脂抗体综合症(APS)患者。
  • 有重要器官移植(如:心、肺、肾、肝)或造血干细胞/骨髓移植史。
  • 在筛选前4周内接受过重大的外科手术(开颅、开胸或开腹手术)或者未愈合的伤口、溃疡或骨折。
  • 筛选前8周内接受过活/减毒疫苗接种或计划在试验期间接受活/减毒疫苗接种。
  • 对试验用药品(含辅料)过敏或罹患严重性过敏性疾病或属于过敏体质(如对两种或以上药物、食物或花粉过敏),经研究者判断可能使受试者安全受到损害。
  • 筛选时有以下任何一种心脏损害:a. 纽约心脏学会分级心功能分级(NYHA)Ⅲ到Ⅳ级; b. 首剂给药前6个月内出现未控制的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肌梗死; c. Fridericia公式计算QTcF间期延长(男性> 450 毫秒;女性> 470 毫秒); d. 二度II型房室传导(AV)阻滞、三度房室传导(AV)阻滞或PR 间期>250 毫秒等; e. 可能增加 QTcF延长风险或心律失常事件的各种因素,例如心力衰竭,低钾血症、先天性长QT 综合征,家族史中一级亲属有40 岁前不明原因猝死; f. 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50%。
  • 筛选时有活动性或潜伏性结核感染。
  • 筛选时存在严重的疱疹病毒感染如:疱疹脑炎、播散性疱疹、眼疱疹。
  • 筛选前4周内因感染需要静脉注射使用抗感染药物(包括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
  • 筛选前3个月内因机会性感染住院治疗。
  • 筛选前4周内使用过雷公藤等中成药治疗。
  • 乙肝五项中HBsAg阳性(HBsAg阴性但HBcAb阳性时,则需要加做HBV-DNA定量检查,HBV-DNA检测结果≥各中心参考值上限或需要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不符合参与研究的条件)、丙型肝炎抗体阳性(可加做HCV-RNA,若阴性可入组)、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若梅毒螺旋体抗体为阳性,则进一步进行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经研究者判断为过去曾感染梅毒但已治愈的患者符合入选条件)、HIV抗体检查阳性者。
  • 20.筛选时肝、肾功能和血常规显著异常者,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或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过正常值上限2倍,血清总胆红超过正常值上限1.5倍;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计数<3.0×10^9/L,血小板计数(PLT)<75×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1.0×10^9/L;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经研究者判断可能影响受试者完成试验或干扰试验结果。
  • 有吞咽困难者。
  • 有吸毒史或药物滥用史。
  • 在使用临床试验药物前发生急性疾病者。
  • 经研究者判断不宜入组的其他情况。

试验分组

试验药
名称 用法
中文通用名:IPG11406片
剂型:片剂
中文通用名:IPG11406片
剂型:片剂
对照药
名称 用法

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
指标 评价时间 终点指标选择
安全性指标:不良事件、生命体征以及临床实验室参数; 给药期D1至末次给药后30±3天 安全性指标
确定口服IPG11406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肾炎患者中的II期推荐剂量RP2D 剂量爬坡阶段最后一例受试者完成DLT评估时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确定口服IPG11406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肾炎患者中的最大耐受剂量MTD 剂量爬坡阶段最后一例受试者完成DLT评估时 安全性指标
通过中心实验室测定患者用药前后生物标志物的变化(基线期,Day 15,Day 28 ,Day 42, Day 58 : 外周血Th1/Th2细胞比值, IFN-γ , CXCL10 末次给药后30±3天 有效性指标
测定患者用药前后(基线期,Day 15,Day 28 ,Day 42, Day 58 )24h尿蛋白定量,MDRD公式计算得出的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24h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的变化 末次给药后30±3天 有效性指标
次要终点指标
指标 评价时间 终点指标选择
药代动力学指标(包括但不限于): Css,max,t1/2,Tss,max,AUC0-τ,CLss/F,蓄积指数Rac(AUC),Rac(Cmax)。 给药后28天 有效性指标
患者用药前后(基线期,D15,D28 ,D42, D58)外周血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数量与比例,血清白蛋白,血肌酐、血尿酸、血尿素氮(BUN)、白细胞,血中性粒细胞,CRP的变化 末次给药后30±3天 安全性指标
患者用药前后(基线期,D15,D28 ,D42, D58)补体C3/C4,IgG、IgA、IgM、IgE,自身抗体,细胞因子,铁蛋白,SLEDAI-2K评分的变化 末次给药后30±3天 有效性指标
数据安全监察委员会(DMC)
为受试者购买试验伤害保险

研究者信息

姓名 学位 职称 电话 Email 邮政地址 邮编 单位名称
孙凌云 博士 主任医师 13705186409 lingyunsun2012@163.com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中山路321号 210008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各参加机构信息

机构名称 (主要)研究者 国家 地区 城市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孙凌云 中国 江苏省 南京市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鄢艳 中国 江西省 南昌市
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 勾威 中国 河北省 廊坊市
新乡市中心医院 范文强 中国 河南省 新乡市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帅宗文 中国 安徽省 合肥市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陈柳青 中国 湖北省 武汉市
金华市中心医院 华丽 中国 浙江省 金华市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周冬梅 中国 江苏省 徐州市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陈铖 中国 湖北省 武汉市

伦理委员会信息

名称 审查结论 审查日期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修改后同意 2024-11-22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24-12-27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25-02-06

试验状态信息

试验状态
进行中-招募中
目标入组人数
国内: 36 ;
已入组例数
国内: 2 ;
实际入组总例数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国内:2024-12-26;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国内:2025-02-25;    
试验终止日期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临床试验结果摘要

版本号 版本日期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