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记号
                                CTR20130098
                                相关登记号
                                
                                曾用名
                                
                                药物类型
                                
                                    化学药物                                
                                临床申请受理号
                                企业选择不公示
                                适应症
                                人类流行性感冒
                                试验通俗题目
                                评价静脉应用扎那米韦在流感住院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试验专业题目
                                在成人和青少年流行性感冒住院患者中评价静脉应用扎那米韦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双模拟、III期研究
                                试验方案编号
                                NAI114373
                                方案最近版本号
                                
                                版本日期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企业选择不公示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名称
                                
                                联系人姓名
                                董婕
                                联系人座机
                                021-61590563
                                联系人手机号
                                
                                联系人Email
                                jane.j.dong@gsk.com
                                联系人邮政地址
                                中国上海浦东张江哈雷路917号1号楼5楼
                                联系人邮编
                                201203
                            临床试验信息
试验分类
                                
                                    安全性和有效性                                
                                试验分期
                                
                                    III期                                
                                试验目的
                                与口服奥司他韦75mg每日两次相比较,根据临床疗效出现时间,评估静脉应用扎那米韦300mg或600mg每日两次的有效性。同时评估静脉应用扎那米韦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以及病毒对扎那米韦和奥司他韦的敏感性和耐药。
                                随机化
                                
                                    随机化                                
                                盲法
                                
                                    双盲                                
                                试验范围
                                
                                    国际多中心试验                                
                                设计类型
                                
                                    平行分组                                
                                年龄
                                16岁(最小年龄)至
										N/A岁(最大年龄)
                                性别
                                男+女
                                健康受试者
                                
                                    无                                
                                入选标准
                                - 基线时的生命体征标准如下(达到三项或三项以上):a.基线时有发热(相当于口腔温度≥ 38°C)。但是,若基线前24小时内有发热史无论是否服用解热药,或报告了一个基线前48小时内某时的发热症状,可免除此要求;在满足a的基础上,并满足下述b到e项中的至少2项:b.呼吸室内空气情况下通过经皮方法测得的氧饱和度< 95%,或需要任何吸氧,或通气支持[机械通气,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持续气道正压(cpap)],或对于长期氧依赖,吸氧需要量≥ 2升。对于有慢性低氧(无吸氧情况下)史的受试者,氧饱和度比其历史基线氧饱和度低至少3%满足本项标准 c. 呼吸率> 24次/每分钟。对于需要通气支持或吸氧的受试者,免除此要求 d. 心率> 100次/每分钟 e.收缩压< 90 mmHg
 - 基线时的生命体征标准如下(达到三项或三项以上):a.基线时有发热(相当于口腔温度≥ 38°C)。但是,若基线前24小时内有发热史无论是否服用解热药,或报告了一个基线前48小时内某时的发热症状,可免除此要求;在满足a的基础上,并满足下述b到e项中的至少2项:b.呼吸室内空气情况下通过经皮方法测得的氧饱和度< 95%,或需要任何吸氧,或通气支持[机械通气,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持续气道正压(cpap)],或对于长期氧依赖,吸氧需要量≥ 2升。对于有慢性低氧(无吸氧情况下)史的受试者,氧饱和度比其历史基线氧饱和度低至少3%满足本项标准 c. 呼吸率> 24次/每分钟。对于需要通气支持或吸氧的受试者,免除此要求 d. 心率> 100次/每分钟 e.收缩压< 90 mmHg
 - 流感症状开始时间在入组研究前的6天内。症状可包括咳嗽、呼吸困难、咽痛、发热、肌痛、头痛、鼻症状(流涕,鼻塞)、疲劳、腹泻、厌食、恶心及呕吐等
 - 流感症状开始时间在入组研究前的6天内。症状可包括咳嗽、呼吸困难、咽痛、发热、肌痛、头痛、鼻症状(流涕,鼻塞)、疲劳、腹泻、厌食、恶心及呕吐等
 - 流感的临床症状伴流感病毒阳性诊断检查结果,或根据临床症状和当地监测信息,高度怀疑为流感
 - 流感的临床症状伴流感病毒阳性诊断检查结果,或根据临床症状和当地监测信息,高度怀疑为流感
 - 受试者愿意并且能够签署参加本研究的书面知情同意书,并依从研究方案中所述的程序,或法定监护人愿意并且能够代表未成年人、无意识成人以及因病而不能自己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受试者签署参加本研究的书面知情同意书,或得到当地监管部门、IRB/IEC或当地法律允许纳入
 - 年龄≥16岁,男女不限;女性必须符合下述要求方有资格参与本研究:a.无生育能力的女性(即生理上不能怀孕,包括绝经后女性);或者b.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基线时妊娠试验阴性,同意在研究期间采用方案规定的避孕方法直至治疗结束后+28天的随访评估
 - 根据研究者的判断,任何医学病症的严重程度使得受试者有合理依据地应该住院接受治疗和支持治疗
 - 根据研究者的判断,任何医学病症的严重程度使得受试者有合理依据地应该住院接受治疗和支持治疗
 - 法国受试者:在法国,只有加入了社会保险或属于社会保险受益人的受试者方有资格被纳入本研究
 - 法国受试者:在法国,只有加入了社会保险或属于社会保险受益人的受试者方有资格被纳入本研究
 - 年龄≥16岁,男女不限;女性必须符合下述要求方有资格参与本研究:a.无生育能力的女性(即生理上不能怀孕,包括绝经后女性);或者b.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基线时妊娠试验阴性,同意在研究期间采用方案规定的避孕方法直至治疗结束后+28天的随访评估
 - 受试者愿意并且能够签署参加本研究的书面知情同意书,并依从研究方案中所述的程序,或法定监护人愿意并且能够代表未成年人、无意识成人以及因病而不能自己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受试者签署参加本研究的书面知情同意书,或得到当地监管部门、IRB/IEC或当地法律允许纳入
 
排除标准
                                - 从症状开始至入选本研究前共接受了3天(6次给药)以上批准的抗流感药(即口服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经口吸入剂、口服金刚烷胺、口服金刚乙胺或口服利巴韦林)治疗的受试者
 - 从症状开始至入选本研究前共接受了3天(6次给药)以上批准的抗流感药(即口服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经口吸入剂、口服金刚烷胺、口服金刚乙胺或口服利巴韦林)治疗的受试者
 - 根据研究者的判断,从基线起生存时间可能不超过48小时的受试者
 - 根据研究者的判断,从基线起生存时间可能不超过48小时的受试者
 - 被认为需要另一种流感抗病毒药的合并治疗的受试者
 - 被认为需要另一种流感抗病毒药的合并治疗的受试者
 - 已知或怀疑对研究药物的任何一种成分过敏的受试者
 - 已知或怀疑对研究药物的任何一种成分过敏的受试者
 - 肌酐清除率≤10 mL/min且未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的受试者
 - 肌酐清除率≤10 mL/min且未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的受试者
 - 基线时需要体外膜氧合(ECMO)的受试者
 - 基线时需要体外膜氧合(ECMO)的受试者
 - 基线时需要常规/间歇性血液透析或持续性腹膜透析的受试者(由于不能提供适当的奥司他韦给药方案)。允许CRRT模式作为持续或延长技术。
 - 法国和韩国受试者:在前30天内参加了一项使用研究性药物的研究的法国或韩国受试者。
 - 肝毒性标准,根据基线时24小时内获得的当地实验室检查结果:a.ALT或AST ≥ 3xULN且胆红素≥ 2xULN。b.ALT ≥ 5xULN
 - 肝毒性标准,根据基线时24小时内获得的当地实验室检查结果:a.ALT或AST ≥ 3xULN且胆红素≥ 2xULN。b.ALT ≥ 5xULN
 - 有重度肝功能损害证据的基础慢性肝病
 - 有重度肝功能损害证据的基础慢性肝病
 - 研究者认为将会影响受试者安全的重度心脏病或有临床意义的心律失常(根据ECG或病史)病史
 - 研究者认为将会影响受试者安全的重度心脏病或有临床意义的心律失常(根据ECG或病史)病史
 - 孕妇(尿液或血清妊娠试验阳性)或哺乳期妇女
 - 孕妇(尿液或血清妊娠试验阳性)或哺乳期妇女
 - 在基线前4周内接受了研究性胃肠外抗流感药物(静脉应用帕拉米韦、静脉应用扎那米韦或静脉应用奥司他韦)治疗
 - 在基线前4周内接受了研究性胃肠外抗流感药物(静脉应用帕拉米韦、静脉应用扎那米韦或静脉应用奥司他韦)治疗
 - 基线时需要常规/间歇性血液透析或持续性腹膜透析的受试者(由于不能提供适当的奥司他韦给药方案)。允许CRRT模式作为持续或延长技术。
 - 法国和韩国受试者:在前30天内参加了一项使用研究性药物的研究的法国或韩国受试者。
 
试验分组
试验药
                                | 名称 | 用法 | 
|---|---|
| 
                                                 
													中文通用名:静脉应用扎那米韦,英文名:Zanamivir IV 
                                             | 
                                            
                                                 
													 用法用量:静脉制剂;规格300mg;静脉应用,一日两次,每次300mg,用药时程:连续用药5天,最多延长至10天 
                                             | 
                                        
| 
                                                 
													中文通用名:静脉应用扎那米韦 
                                             | 
                                            
                                                 
													 用法用量:300mg,静脉应用,每日两次 
                                             | 
                                        
| 
                                                 
													中文通用名:静脉应用扎那米韦,英文名:Zanamivir IV 
                                             | 
                                            
                                                 
													 用法用量:静脉制剂;规格600mg;静脉应用,一日两次,每次600mg,用药时程:连续用药5天,最多延长至10天 
                                             | 
                                        
| 
                                                 
													中文通用名:静脉应用扎那米韦 
                                             | 
                                            
                                                 
													 用法用量:600mg,静脉应用,每日两次 
                                             | 
                                        
对照药
                                | 名称 | 用法 | 
|---|---|
| 
                                                 
													中文通用名:奥司他韦,英文名:Oseltamivir 商品名:达菲 
                                             | 
                                            
                                                 
													 用法用量:胶囊;规格75mg;口服,一日两次,每次75mg,用药时程:连续用药5天,最多延长至10天 
                                             | 
                                        
| 
                                                 
													中文通用名:奥司他韦 
                                             | 
                                            
                                                 
													 用法用量:75mg,口服,每日一次 
                                             | 
                                        
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
| 采用300mg或600mg IV扎那米韦治疗已确诊流感的受试者与采用75mg口服奥司他韦治疗相比,临床疗效出现的时间 | 至第42天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 采用300mg或600mg IV扎那米韦治疗已确诊流感的受试者与采用75mg口服奥司他韦治疗相比,临床疗效出现的时间 | 至第42天 | 有效性指标 | 
次要终点指标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
| Katz独立日常活动(ADL)评分变化,以及达到恢复至发病前机能状态的时间 | 基线至第42天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 Katz独立日常活动(ADL)评分变化,以及达到恢复至发病前机能状态的时间 | 基线至第42天 | 有效性指标 | 
| 第14天和第28天的死亡率 | 第14天和第28天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 第14天和第28天的死亡率 | 第14天和第28天 | 有效性指标 | 
| 疾病进展和流感并发症 | 至第42天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 疾病进展和流感并发症 | 至第42天 | 有效性指标 | 
| 通气状态 | 至第42天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 通气状态 | 至第42天 | 有效性指标 | 
| 住院和ICU时间 | 至第42天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 住院和ICU时间 | 至第42天 | 有效性指标 | 
| 生命体征改善的时间 | 基线至第42天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 ECG数据 | 至第4天 | 有效性指标 | 
| 通过上、下呼吸道样本检测,达到病毒载量下降的时间,以及达到未检出病毒RNA的患者比例 | 基线至第42天 | 有效性指标 | 
| 通过上、下呼吸道样本检测,达到病毒载量下降的时间,以及达到未检出病毒RNA的患者比例 | 基线至第42天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 病毒易感性的变化 | 基线至第42天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 病毒易感性的变化 | 基线至第42天 | 有效性指标 | 
| 静脉应用扎那米韦的药代动力学,以最低和最高血清浓度来评估 | 至第4天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 静脉应用扎那米韦的药代动力学,以最低和最高血清浓度来评估 | 至第4天 | 安全性指标 | 
| 安全性和耐受性,以不良事件和实验室指标异常的发生率来评估 | 至第42天 | 安全性指标 | 
| 安全性和耐受性,以不良事件和实验室指标异常的发生率来评估 | 至第42天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 生命体征改善的时间 | 基线至第42天 | 安全性指标 | 
| ECG数据 | 至第4天 | 企业选择不公示 | 
数据安全监察委员会(DMC)
                                
                                    有                                
                                为受试者购买试验伤害保险
                                
                                    无                                
                            研究者信息
| 姓名 | 学位 | 职称 | 电话 | 邮政地址 | 邮编 | 单位名称 | |
|---|---|---|---|---|---|---|---|
| 无 | 无 | 无 | 无 | 无 | 无 | 无 | 
各参加机构信息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 | 地区 | 城市 | 
|---|---|---|---|---|
| M.V.Hospital and Research Centre | 印度 | - | Lucknow | |
| M.V.Hospital and Research Centre | Sandeep Kumar Gupta | 印度 | 北方邦 Uttar Pradesh | Lucknow | 
|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中国 | 广东 | 广州 | |
| 西京医院 | 李志奎 | 中国 | 陕西 | 西安 | 
| 北京地坛医院 | 李兴旺 | 中国 | 北京 | 北京 | 
| 北京地坛医院 | 中国 | - | 北京 | |
| 华西医院 | 中国 | 四川 | 成都 | |
| 华西医院 | 吕晓菊 | 中国 | 四川 | 成都 |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应可净/俞云松 | 中国 | 浙江 | 杭州 |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中国 | 浙江 | 杭州 | |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中国 | 浙江 | 杭州 | |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盛吉芳 | 中国 | 浙江 | 杭州 |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高占成 | 中国 | 北京 | 北京 |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中国 | - | 北京 | |
| 海南省人民医院 | 黄奕江 | 中国 | 海南 | 海口 | 
| 海南省人民医院 | 中国 | 海南 | 海口 | |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郭述良 | 中国 | 重庆 | 重庆 |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中国 | - | 重庆 | |
|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巩路 | 中国 | 天津 | 天津 | 
|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中国 | - | 天津 | |
| 湖南省人民医院 | 中国 | 湖南 | 长沙 | |
| 湖南省人民医院 | 刘志光 | 中国 | 湖南 | 长沙 |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中国 | 江西 | 南昌 | |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张伟/许飞 | 中国 | 江西 | 南昌 | 
|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 中国 | - | 上海 | |
|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 万欢英 | 中国 | 上海 | 上海 | 
|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 中国 | 吉林 | 长春 | |
|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 张捷 | 中国 | 吉林 | 长春 | 
| 西京医院 | 中国 | 陕西 | 西安 | |
|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钟南山/叶枫 | 中国 | 广东 | 广州 | 
伦理委员会信息
| 名称 | 审查结论 | 审查日期 | 
|---|---|---|
|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2-08-21 | 
|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2012-09-11 | 
试验状态信息
试验状态
                                
                                    已完成                                
                                目标入组人数
                                国内: 35 人;
											国际: 462 人;
                                已入组例数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国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实际入组总例数
                                国内: 18 人 ;
										国际: 626 人;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国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国内:2013-01-28;    
										国际:2011-01-15;
                                试验终止日期
                                国内:2015-08-10;    
										国际:2015-09-12;
                            临床试验结果摘要
| 版本号 | 版本日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