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记号
                                CTR20171220
                                相关登记号
                                
                                曾用名
                                
                                药物类型
                                
                                    生物制品                                
                                临床申请受理号
                                企业选择不公示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试验通俗题目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RA
                                试验专业题目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
                                试验方案编号
                                QRSTRA
                                方案最近版本号
                                Ver1.0
                                版本日期
                                2017-03-15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企业选择不公示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名称
                                
                                联系人姓名
                                黎军
                                联系人座机
                                021-50807070-8800
                                联系人手机号
                                
                                联系人Email
                                lijun@celgenpharm.com
                                联系人邮政地址
                                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春晓路300号
                                联系人邮编
                                201203
                            临床试验信息
试验分类
                                
                                    安全性和有效性                                
                                试验分期
                                
                                    III期                                
                                试验目的
                                评价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随机化
                                
                                    随机化                                
                                盲法
                                
                                    双盲                                
                                试验范围
                                
                                    国内试验                                
                                设计类型
                                
                                    平行分组                                
                                年龄
                                18岁(最小年龄)至
										70岁(最大年龄)
                                性别
                                男+女
                                健康受试者
                                
                                    无                                
                                入选标准
                                - 采用美国风湿病协会1987年或2009年ACR/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RA分类诊断标准确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筛选前已口服稳定剂量MTX至少10 mg/周,并小于 25 mg/周(包括单用MTX或联合疗法中包含MTX的患者)连续治疗至少8周后,仍有持久性疾病活动性。疾病活动的判断标准:凡符合以下内容中a项加b/c/d三项中任一项者:a. 关节肿胀≥4个(总共28个关节)和关节压痛≥4个(总共28个关节); b. C反应蛋白(CRP)≥15mg/L;c. 血沉( ESR)魏氏法≥28mm/h;d. DAS28(ESR)积分>3.2 。
 - 年龄18-70岁
 - 有生育能力的男性和女性受试者,必须同意在整个研究期间和末次给药治疗后3个月内使用医学上可接受的高效避孕方法;
 - 随机前除MTX外,其他DMARDs(包括中药抗风湿药物如雷公藤、昆仙、帕夫林等)至少停药4周,来氟米特需停药8周或使用消胆胺洗脱11天;
 - 随机前如口服糖皮质激素者,剂量应减量至≤强的松 10 mg/天或相当剂量,需稳定剂量 4周进入随机;
 - 随机前如口服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者,需稳定剂量4周进入随机。
 
排除标准
                                - 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病史,包括无症状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 严重的肝、肾等重要脏器和血液、内分泌系统病变及病史者;
 - 确诊伴有其它风湿免疫系统疾病者;
 - 在首次研究用药前6个月内,患严重感染(例如肝炎、肺炎、肾盂肾炎或败血症)、或正处于急、慢性感染期者;
 - 在筛选前有隐性或活动性肉芽肿性感染病史,包括组织胞浆菌病、球孢子菌病;
 - 筛选前6个月内患过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或机会性感染(如巨细胞病毒感 染、肺囊虫病、曲菌病);
 - 有已知脱髓鞘疾病如多发性硬化或视神经炎;
 - 有淋巴增生病史或征象:包括淋巴瘤或提示有淋巴增生性疾病可能的体征如大小、部位异常的淋巴结肿大或有临床意义的脾脏肿大病史;
 - 有恶性肿瘤现病史或既往史;
 - 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从研究药物首次给药至末次研究药物给药后3个月内计划做父、母亲者;
 - 6个月内接受过TNF生物抑制剂,或其他生物制剂如IL-1及IL-6等治疗者;
 - 3个月内参加过任何药物临床试验者;
 - 3个月内接种过活疫苗者;或从研究药物首次给药至末次研究药物给药后3个月内计划接种活疫苗者;
 - 随机前4周内接受过皮质类固醇关节腔注射治疗或肌肉注射者;
 - 有关节假体尚未被取出或替换;
 - 乙肝筛查不合格;
 - X线胸片检查和/或结核菌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试验提示受试者存在结核感染可能者;
 - 丙肝抗体阳性者;
 - HIV抗体阳性者;
 - 出现以下任何一项超过实验室检查限值者:血红蛋白< 80 g/L;白细胞(WBC)计数< 3,000/mm3(3 × 109/L);白细胞(WBC)计数>12,000/mm3(12 × 109/L);淋巴细胞比例>50%;血小板计数< 80,000/mm3(80 × 109/L);血清肌酐高于正常值上限;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或谷草转氨酶(AST)>2 倍正常值上限;经研究者判断,可能使受试者置于不可接受风险中的任何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
 - 已知对本品过敏者;
 - 关节功能达到IV级者;
 - 患有其他关节炎性疾病者;
 - 研究者认为不适合参加本研究者;
 
试验分组
试验药
                                | 名称 | 用法 | 
|---|---|
| 
                                                 
													中文通用名: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 
                                            
                                                 
													 用法用量:冻干粉针剂;规格25mg; 每瓶用1ml注射用水溶解后皮下注射,一周一次,每次50mg,用药时程:连续用药共计16周。试验组。 
                                             | 
                                        
| 
                                                 
													中文通用名: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 
                                             | 
                                            
                                                 
													 用法用量:冻干粉针剂;规格25mg; 每瓶用1ml注射用水溶解后皮下注射,一周一次,每次50mg,用药时程:连续用药共计8周。对照组。 
                                             | 
                                        
对照药
                                | 名称 | 用法 | 
|---|---|
| 
                                                 
													中文通用名:安慰剂空白注射液(无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活性成分) 
                                             | 
                                            
                                                 
													 用法用量:冻干粉针剂;规格1ml(外观相当于25mg试验药); 每瓶用1ml注射用水溶解后皮下注射,一周一次,每次50mg,用药时程:连续用药共计8周。对照组。 
                                             | 
                                        
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
| 治疗第12周时达到ACR20改善程度受试者的比例。 | 第12周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次要终点指标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
| 治疗第12周时达到ACR50、ACR70改善程度受试者的比例;治疗第12周时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晨僵持续时间改善。 | 第12周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 治疗第24周时达到ACR20、ACR50、ACR70改善程度的受试者比例、DAS28(ESR)总积分下降程度≥1.2的受试者比例;治疗第24周时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晨僵持续时间改善。 | 第24周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数据安全监察委员会(DMC)
                                
                                    无                                
                                为受试者购买试验伤害保险
                                
                                    有                                
                            研究者信息
| 姓名 | 学位 | 职称 | 电话 | 邮政地址 | 邮编 | 单位名称 | |
|---|---|---|---|---|---|---|---|
| 曾小峰 | 博士 | 主任医师 | 13501069845 | xiaofeng.zeng@cstar.org.cn | 北京市-北京市-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 | 100032 | 北京协和医院 | 
各参加机构信息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 | 地区 | 城市 | 
|---|---|---|---|---|
| 北京协和医院 | 曾小峰 | 中国 | 北京市 | 北京市 |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帅宗文 | 中国 | 安徽省 | 合肥市 | 
|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李志军 | 中国 | 安徽省 | 蚌埠市 |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李洋 | 中国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 华中科技术大学同济科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黄安斌 | 中国 | 湖北省 | 武汉市 | 
|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 毕黎琦 | 中国 | 吉林省 | 长春市 |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徐键 | 中国 | 云南省 | 昆明市 |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赵进军 | 中国 | 广东省 | 广州市 |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刘花香 | 中国 | 山东省 | 济南市 | 
|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李小峰 | 中国 | 山西省 | 太原市 |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武剑 | 中国 | 江苏省 | 苏州市 | 
|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石桂秀 | 中国 | 福建省 | 厦门市 |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吴华香 | 中国 | 浙江省 | 杭州市 | 
| 中南大学湘雅二院 | 黄向阳 | 中国 | 湖南省 | 长沙市 |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张卓莉 | 中国 | 北京市 | 北京市 | 
|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高明利 | 中国 | 辽宁省 | 沈阳市 |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刘升云 | 中国 | 河南省 | 郑州市 | 
| 上海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 | 何东仪 | 中国 | 上海市 | 上海市 | 
|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吴敏 | 中国 | 江苏省 | 常州市 | 
|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 李天旺 | 中国 | 广东省 | 广州市 | 
伦理委员会信息
| 名称 | 审查结论 | 审查日期 | 
|---|---|---|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 修改后同意 | 2017-05-17 | 
试验状态信息
试验状态
                                
                                    已完成                                
                                目标入组人数
                                国内: 300 ;
                                已入组例数
                                国内: 330 ;
                                实际入组总例数
                                国内: 330  ;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国内:2018-01-23;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国内:2018-04-23;    
                                试验终止日期
                                国内:2020-12-11;    
                            临床试验结果摘要
| 版本号 | 版本日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