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记号
                                CTR20181465
                                相关登记号
                                CTR20160948,
                                曾用名
                                
                                药物类型
                                
                                    生物制品                                
                                临床申请受理号
                                企业选择不公示
                                适应症
                                初治的CD20阳性弥漫大B淋巴瘤
                                试验通俗题目
                                重组抗CD20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注射液III期临床研究
                                试验专业题目
                                比较G-CHOP与R-CHOP在初治的CD20阳性DLBCL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试验
                                试验方案编号
                                GB241NHL3;V1.1
                                方案最近版本号
                                2.0
                                版本日期
                                2020-05-20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企业选择不公示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名称
                                
                                联系人姓名
                                徐铁
                                联系人座机
                                025-85666002
                                联系人手机号
                                
                                联系人Email
                                xutie@yoko-bio.com
                                联系人邮政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28号
                                联系人邮编
                                210038
                            临床试验信息
试验分类
                                
                                    安全性和有效性                                
                                试验分期
                                
                                    III期                                
                                试验目的
                                主要目的:在初治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患者中,以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R-CHOP) 作为阳性对照,评价GB241联合CHOP方案(G-CHOP) 作为临床一线治疗方案的有效性。
次要目的:评估GB241联合CHOP方案(G-CHOP)在初治的DLBCL患者中的安全性。
                                随机化
                                
                                    随机化                                
                                盲法
                                
                                    双盲                                
                                试验范围
                                
                                    国内试验                                
                                设计类型
                                
                                    平行分组                                
                                年龄
                                18岁(最小年龄)至
										75岁(最大年龄)
                                性别
                                男+女
                                健康受试者
                                
                                    无                                
                                入选标准
                                - 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初治的 DLBCL 患者,非特指型(NOS), 免疫组化为 CD20 阳性
 - IPI为0~3分,ECOG评分为0~2
 - 年龄≥18 岁且≤75 岁,性别不限,体表面积≤2.13 m2
 - 预计生存期超过 6 个月
 - 具有至少一处二维可测量的病灶可以作为评估依据:对于结 内病灶,定义为:长径大于等于 1.5 cm 且短径大于等于 1.0 cm;对于结外病灶,长径应大于等于 1.0 cm
 - 心脏超声心动图测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
 - 筛选期受试者具有充分的血液学功能,即白细胞计数(WBC) ≥3×109/L 或≥当地实验室正常值下限、血红蛋白≥80 g/L、 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ANC)≥1.5×109/L 或≥当地实验室正 常值下限、血小板计数(PLT)≥75×109/L
 - 筛选期肝功能检查结果符合以下标准:总胆红素(TBIL)≤ 1.5 倍正常值上限;谷丙转氨酶(ALT)或谷草转氨酶(AST) ≤2.5 倍正常值上限;非骨受侵患者碱性磷酸酶≤3 倍正常值 上限;肾功能检查血清肌酐≤1.5 倍正常值上限
 - 血清HIV阴性;HCV阴性;HBV表面抗原(HBsAg)和HBV核心抗体(HBcAb)均为阴性,若上述任何一项或两项为阳性,则需行外周血乙肝病毒DNA滴度检测,结果≤1×103拷贝数/mL方可入组。使用其他单位时(例如IU/mL),需外周血乙肝病毒DNA滴度结果阴性方可入组
 - 育龄期妇女必须经妊娠试验确定未怀孕,且愿意在受试期间 及末次给药后≥12 个月内采取避孕措施;所有男性受试者在 受试期间及末次给药后≥3 个月内采取避孕措施; 妊娠期和哺 乳期女性不能参加
 - 理解并自愿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 其他类型的 DLBCL:原发中枢神经系统 DLBCL、原发皮肤 DLBCL(腿型)、 EB 病毒阳性 DLBCL, NOS、 EB 病毒阳性 皮肤黏膜溃疡、慢性炎症相关 DLBCL、淋巴瘤样肉芽肿、原 发纵隔(胸腺)大 B 细胞淋巴瘤、血管内大 B 细胞淋巴瘤、 ALK+大 B 细胞淋巴瘤、浆母细胞淋巴瘤、原发性渗出性淋巴 瘤、 HHV8+DLBCL, NOS、伯基特淋巴瘤、原发性睾丸淋巴 瘤
 - 经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检 测方法确诊的伴 MYC 和 BCL2 和/或 BCL6 重排的高级别 B 细胞淋巴瘤;高级别 B 细胞淋巴瘤, NOS(旧 WHO 分类中 的:介于 Burkitt 和 DLBCL 之间的灰区淋巴瘤)
 - B 细胞淋巴瘤,特征介于 DLBCL 和经典型 HL 之间,不能分 类型;转化性淋巴瘤,即由其他类型淋巴瘤,如滤泡性淋巴瘤、边缘区 B 细胞淋巴瘤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 B 细胞淋 巴瘤转化而来
 - 既往或现患其他恶性肿瘤(已经治愈的 IB 期或更低级别的宫 颈癌、非侵袭性的基底细胞或鳞状细胞皮肤癌除外;获得完全 缓解大于 10 年的乳腺癌、获得完全缓解大于 10 年的恶性黑 色素瘤、获得完全缓解大于 5 年的其他恶性肿瘤除外)
 - 既往接受过任何NHL治疗:包括①化疗、免疫治疗;②放疗(针对淋巴瘤的局部放疗);③单克隆抗体治疗(包括利妥昔单抗、HLX01、GA101等生物类似药);④外科治疗(除外经活检或局部切除后,仍保留可测量病灶的患者)
 - 正在接受持续的皮质类固醇治疗,剂量>30 mg/天的强的松或 同等剂量的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持续治疗≥10 天
 - 既往接受过细胞毒药物或抗 CD20 单抗治疗其他疾病(如类 风湿关节炎) 和/或入组前 3 个月内使用了任何单克隆抗体
 - 入组前 3 个月内参加过其他临床试验且使用了其他试验相关 药物者
 - 入组前 1 个月进行了(减毒)活疫苗接种
 - 入组前 7 天内接受过输血、 使用过造血细胞因子,如粒细胞 集落刺激因子(G-CSF)、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等
 - 入组前 1 月内经历过大手术(不包括诊断性的外科手术)
 - 在入组前 4 周内出现研究者认为不适宜入组的任何重大感染 事件
 - 已知对单克隆抗体过敏, 或对人源、 鼠源制品过敏者
 - 对 CHOP 方案中任何一个成份有禁忌者
 - 合并患有研究者认为可能限制受试者参加此试验的疾病, 例 如间质性肺炎; 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如纽约心脏病协会 III 类 或 IV 类心脏病、最近 6 个月内出现心肌梗塞或不稳定型心律 失常或不稳定型心绞痛、 严重心功能不全、 进展性多病灶脑白 质病等); 未能控制的高血压和糖尿病;胃溃疡(研究者判定 有穿孔风险的胃溃疡); 活动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 疑似活动性结核患者
 - 有严重的周围神经系统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 其他研究者认为不适合入组者
 
试验分组
试验药
                                | 名称 | 用法 | 
|---|---|
| 
                                                 
													中文通用名:GB241 
                                             | 
                                            
                                                 
													 用法用量:注射液;规格100mg:10ml/支;静脉滴注;375mg/m2;每3周一次为一周期,共6周期。 
                                             | 
                                        
对照药
                                | 名称 | 用法 | 
|---|---|
| 
                                                 
													中文通用名:利妥昔单抗、 Rituximab、美罗华 
                                             | 
                                            
                                                 
													 用法用量:注射液;规格100mg:10ml/支;静脉滴注;375mg/m2;每3周一次为一周期,共6周期。 
                                             | 
                                        
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
| 接受研究药物6个周期(18周)后,独立影像学评估的客观缓解(ORR),疗效评价参照2007年版Cheson标准评价。客观缓解率(ORR)包括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的比率。 | 18周 | 有效性指标 | 
次要终点指标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
| 1、完全缓解(CR)比率: 接受研究药物6个周期后,基于独立影像学评估的完全缓解率;2、1 年反应持续时间(DOR):随机后 1 年内,从首次纪录达到CR 或者 PR 至疾病进展或失访前最后一次访视(以先发生者为准)的间期;3、1 年无进展生(PFS)率:随机后 1 年时,未发生疾病进展、复发或任何原因导致死亡的受试者的比率;4、1 年无事件生存(EFS)率:随机后 1 年时,未发生任何“事 件”的受试者的比率。所谓“事件”同“终点事件”,指的是 1 年内 死亡、复发或淋巴瘤进展或使用新的抗淋巴瘤治疗的比率;5、1 年总生存(OS)率:随机后 1 年时,生存的受试者的比率 | 18周;1年 | 有效性指标 | 
数据安全监察委员会(DMC)
                                
                                    无                                
                                为受试者购买试验伤害保险
                                
                                    有                                
                            研究者信息
| 姓名 | 学位 | 职称 | 电话 | 邮政地址 | 邮编 | 单位名称 | |
|---|---|---|---|---|---|---|---|
| 石远凯,医学博士 | 医学博士 | 主任医师 | 010-87788293 | syuankaipumc@126.com |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7号 | 100021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各参加机构信息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 | 地区 | 城市 | 
|---|---|---|---|---|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石远凯 | 中国 | 北京市 | 北京市 |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七医院 | 苏航 | 中国 | 北京市 | 北京市 |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克晓燕 | 中国 | 北京市 | 北京市 | 
| 佳木斯市肿瘤医院 | 孙红梅 | 中国 | 黑龙江省 | 佳木斯市 |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高素君 | 中国 | 吉林省 | 长春市 | 
|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邵宗鸿 | 中国 | 天津市 | 天津市 |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李艳 | 中国 | 辽宁省 | 沈阳市 |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刘卓刚 | 中国 | 辽宁省 | 沈阳市 | 
| 辽宁省肿瘤医院 | 邢晓静 | 中国 | 辽宁省 | 沈阳市 | 
|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张阳 | 中国 | 辽宁省 | 大连市 | 
|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 高玉环 | 中国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 臧爱民 | 中国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 邯郸市第一医院 | 李焱 | 中国 | 河北省 | 邯郸市 | 
| 沧州市中心医院 | 王娟 | 中国 | 河北省 | 沧州市 | 
|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张伟华 | 中国 | 山西省 | 太原市 | 
| 河南省肿瘤医院 | 刘艳艳 | 中国 | 河南省 | 郑州市 | 
| 河南省人民医院 | 仓顺东 | 中国 | 河南省 | 郑州市 | 
|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杨海平 | 中国 | 河南省 | 洛阳市 | 
|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路平 | 中国 | 河南省 | 新乡市 | 
| 濮阳市油田总医院 | 郭学军 | 中国 | 河南省 | 濮阳市 | 
| 潍坊市人民医院 | 冉学红 | 中国 | 山东省 | 潍坊市 | 
| 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 | 陈昀 | 中国 | 山东省 | 济南市 | 
|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 毕可红 | 中国 | 山东省 | 济南市 | 
|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 葛峥 | 中国 | 江苏省 | 南京市 | 
|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 | 徐浩 | 中国 | 江苏省 | 盐城市 |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李振宇 | 中国 | 江苏省 | 徐州市 | 
|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 王春玲 | 中国 | 江苏省 | 淮安市 | 
| 无锡市人民医院 | 沈云峰 | 中国 | 江苏省 | 无锡市 | 
|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 费小明 | 中国 | 江苏省 | 镇江市 | 
|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严峰 | 中国 | 江苏省 | 常州市 | 
| 泰州市人民医院 | 吴正东 | 中国 | 江苏省 | 泰州市 | 
| 安徽省肿瘤医院 | 丁凯阳 | 中国 | 安徽省 | 合肥市 | 
|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朱芳兵 | 中国 | 安徽省 | 蚌埠市 | 
| 安庆市立医院 | 段爱雄 | 中国 | 安徽省 | 安庆市 | 
| 绍兴市人民医院 | 傅佳萍 | 中国 | 浙江省 | 绍兴市 | 
| 宁波市第二医院 | 钱素英 | 中国 | 浙江省 | 宁波市 | 
| 浙江省台州医院 | 郭群依 | 中国 | 浙江省 | 台州市 | 
| 丽水市中心医院 | 李琳洁 | 中国 | 浙江省 | 丽水市 | 
| 丽水市人民医院 | 方炳木 | 中国 | 浙江省 | 丽水市 |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姚荣欣 | 中国 | 浙江省 | 温州市 | 
|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伍尤华 | 中国 | 湖南省 | 衡阳市 | 
|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刘海龙 | 中国 | 湖南省 | 郴州市 | 
| 株洲市中心医院 | 胡国瑜 | 中国 | 湖南省 | 株洲市 | 
| 江西省人民医院 | 金成豪 | 中国 | 江西省 | 南昌市 | 
|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余莉 | 中国 | 江西省 | 南昌市 | 
| 贵州省人民医院 | 郭鹏翔 | 中国 | 贵州省 | 贵阳市 | 
|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王季石 | 中国 | 贵州省 | 贵阳市 | 
| 贵州省肿瘤医院 | 吴涛 | 中国 | 贵州省 | 贵阳市 | 
|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罗军 | 中国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 黄昌杰 | 中国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 董敏 | 中国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 河南省肿瘤医院 | 李玉富 | 中国 | 河南省 | 郑州市 | 
|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郭艳珍 | 中国 | 河南省 | 洛阳市 | 
伦理委员会信息
| 名称 | 审查结论 | 审查日期 | 
|---|---|---|
|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8-08-21 | 
|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0-06-12 | 
试验状态信息
试验状态
                                
                                    已完成                                
                                目标入组人数
                                国内: 360 ;
                                已入组例数
                                国内: 360 ;
                                实际入组总例数
                                国内: 360  ;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国内:2019-02-15;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国内:2019-02-25;    
                                试验终止日期
                                国内:2021-12-21;    
                            临床试验结果摘要
| 版本号 | 版本日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