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记号
                                CTR20160151
                                相关登记号
                                CTR20150354;
                                曾用名
                                
                                药物类型
                                
                                    化学药物                                
                                临床申请受理号
                                企业选择不公示
                                适应症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试验通俗题目
                                Istaroxime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研究
                                试验专业题目
                                Istaroxime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研究——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
                                试验方案编号
                                CVT-CV-002
                                方案最近版本号
                                
                                版本日期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企业选择不公示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名称
                                
                                联系人姓名
                                江苏
                                联系人座机
                                13901063831
                                联系人手机号
                                
                                联系人Email
                                jiangsu@leespharm.com
                                联系人邮政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智路30号
                                联系人邮编
                                230088
                            临床试验信息
试验分类
                                
                                    安全性和有效性                                
                                试验分期
                                
                                    II期                                
                                试验目的
                                与安慰剂比较,24小时静脉输注2 种剂量(0.5 和1.0 μg/kg/min)Istaroxime 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的意大利患者和中国患者,评价一种具有正性肌力和舒张活性并且可以改善心肌收缩--舒张循环的新型药物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有效性。
所有意大利患者与部分中国患者也将进Istaroxime 及其代谢物的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随机化
                                
                                    随机化                                
                                盲法
                                
                                    双盲                                
                                试验范围
                                
                                    国际多中心试验                                
                                设计类型
                                
                                    平行分组                                
                                年龄
                                18岁(最小年龄)至
										85岁(最大年龄)
                                性别
                                男+女
                                健康受试者
                                
                                    无                                
                                入选标准
                                - 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 18-85 周岁(包括上下限)的男性或女性患者;
 - 因ADHF反复发作而入院治疗的患者,其在休息时或轻微活动时呼吸困难,并需要静脉输注利尿药(速尿静脉输注≥20 mg)进行治疗者;
 - 收缩压90-125mmHg(包括上下限),无灌注不足症状或体征,包括心源性休克、四肢发冷、外周血管收缩、少尿/无尿、脑灌注不足者(如意识模糊);
 - 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40 %者;
 - E/Ea 比>10 者;
 - BNP ≥ 350pg/mL 或NT-proBNP ≥1400pg//mL 者;
 - 充足的超声心动图窗口者(至少13/16 的左心室是可视的)。
 
排除标准
                                - 孕妇或哺乳期妇女(育龄期妇女进入本研究之前妊娠试验需为阴性);
 - 患者在筛选前6小时内、筛选过程中或计划在研究药物输注过程中接受多巴胺或硝酸类静脉輸注,或患者在筛选前12小时内、筛选过程中或计划在研究药物输注过程中接受其他血管扩张剂或其他正性肌力药以及血管升压药物静脉输注者;
 - 当前或需要机械支持治疗者(主动脉内气囊泵、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或任何心室辅助设备);
 - 正在口服地高辛进行治疗者(若患者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前一周内停用地高辛,且地高辛浓度低于0.5ng/ml,那么该患者可进行随机化;如果患者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前停用地高辛超过一周,可无须检测地高辛浓度。)
 - 对试验药物或任何相关药物有过敏史者;
 - 在过去一个月内诊断为心源性休克者;
 - 在过去3 个月内患有急性冠脉综合征或中风者;
 - 在过去的一个月内或者计划在下个月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者;
 - 患有原发性肥厚性、限制性心肌病、已知与浸润性心脏疾病有关的系统性疾病者;
 - 肺心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与左心室功能不全无关的右心衰患者;
 - 患有心包缩窄或者活动期心包炎者;
 - 伴有明显心脏节律异常的心房颤动者(不能满足入选标准第8条者);
 - 患有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或在过去的一个月内采用ICD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电击治疗者;
 - 在过去的一个月内进行了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或者ICD 或植入起搏器等治疗者;
 - 由瓣膜疾病引起的心力衰竭者(原发性瓣膜疾病手术已纠正的,无左心室流出道梗阻除外);
 - 心率>120 bpm 或<50 bpm 者;
 - 患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者败血症者;
 - 发热>38℃者;
 - 有支气管哮喘或血卟啉症的病史者;
 - 研究给药前8 周内献血量或失血量≥500mL 者;
 - HIV、HBV、HCV 阳性且肝功能异常者;
 - 在过去的30 天内参加了其他干预性研究者;
 - 基于最近24 小时的住院治疗,出现以下的实验室检查标准者:a. 血清肌酐>3.0mg/dl (>265μmol/L);b. 谷草转氨酶(AST)或谷丙转氨酶(ALT )>3 倍上限正常值;c. 血红蛋白(Hb)<100g/L;d. 血小板计数<100×10^9/L;e. 血清钾>5.3mmol/L 或<3.8mmol/L。(备注: 1. 在签知情前24小时内的血生化、血常规检查结果可做为基线,不需重复对患者进行检测。2. 对于 HIV、HBV、HCV、T3、T4、TSH检查,可接受签知情前一周内的检测结果。)
 
试验分组
试验药
                                | 名称 | 用法 | 
|---|---|
| 
                                                 
													中文通用名:注射用Istaroxime 
                                             | 
                                            
                                                 
													 用法用量:注射剂;规格:10mg/支;静脉滴注给药,连续滴注24小时,两个研究阶段给药剂量分别为0.5和1.0μg/kg/min。使用生理盐水分别溶解4个西林瓶注射剂配置成50ml的6小时用药溶液,根据患者的体重调节滴速,每隔6小时重新配制一次。 
                                             | 
                                        
对照药
                                | 名称 | 用法 | 
|---|---|
| 
                                                 
													中文通用名:注射用Istaroxime安慰剂 
                                             | 
                                            
                                                 
													 用法用量:注射剂;规格:/;静脉滴注给药,连续滴注24小时,两个研究阶段给药剂量分别为0.5和1.0μg/kg/min。使用生理盐水分别溶解4个西林瓶注射剂配置成50ml的6小时用药溶液,根据患者的体重调节滴速,每隔6小时重新配制一次。 
                                             | 
                                        
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
| 评价E/Ea(采用组织多普勒检测)比值与基线的改变 | 输注开始后24小时 | 有效性指标 | 
次要终点指标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
| 评价超声多普勒参数(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SVI;E、A 和 E/A比值)从基线到输注开始后24小时(治疗期Day1)之间的改变(获取6小时和24小时与基线改变之间的差异) | 输注开始后24小时 | 有效性指标 | 
| 评价组织多普勒参数E/Ea比值6小时和24小时与基线改变之间的差异 | 输注开始后24小时 | 有效性指标 | 
| 评价其他的组织多普勒参数如Sa、Da和Aa,6小时和24小时与基线改变之间的差异 | 输注开始后24小时 | 有效性指标 | 
|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输注开始后3、6、12、24、48小时的呼吸困难的改变(仅包括基线时表现为呼吸困难症状的患者) | 输注开始后48小时 | 有效性指标 | 
| 输注开始后3、6、12、24、48小时呼吸困难改变(VAS评分进行评价)的曲线下面积(AUC)(仅包括基线时表现为呼吸困难症状的患者) | 输注开始后48小时 | 有效性指标 | 
| NT-proBNP在输液后24小时与基线的改变 | 输注开始后24小时 | 有效性指标 | 
| 第30天,因心血管疾病导致的再次住院或急诊的患者比例 | 输注开始后30天 | 有效性指标 | 
| 心力衰竭恶化的患者比例(心力衰竭恶化定义为:在住院期间,患者需要增加治疗剂量或重新启动静脉输注利尿剂和/或其他正性肌力药物) | 输注开始后72小时 | 有效性指标 | 
| 住院时间 | 输注开始后30天 | 有效性指标 | 
| 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输注开始后30天 | 安全性指标 | 
| 生命体征的改变(包括体温和呼吸困难评分) | 输注开始后30天 | 安全性指标 | 
| 12导联ECG参数的改变 | 输注开始后30天 | 安全性指标 | 
| 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出的有临床意义或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室上性或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 输注开始后30天 | 安全性指标 | 
| 实验室检查参数的改变(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 | 输注开始后30天 | 安全性指标 | 
| 肾功能改变 | 输注开始后30天 | 安全性指标 | 
| cTnT的改变 | 输注开始后30天 | 安全性指标 | 
| cTnT升高的发生率(基线值﹤99%参考值上限,用药后相对基线增加>50%;或基线值≥99%上限,用药后相对基线增加>20%,即为升高。此针对肾功能正常者,即eGFR ≥85 ml/min。对eGFR低于此值者,评价时考虑肾功能情况) | 输注开始后30天 | 安全性指标 | 
| 30 天内死亡率 | 输注开始后30天 | 安全性指标 | 
| 血浆PK指标:Cmax、tmax、AUC0-t、AUC0-∞、λz、 t1/2、ClT、MRT、Vss、Vz | 输注开始后72小时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 尿液PK指标:Ae、Ae%、ClR | 输注开始后72小时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数据安全监察委员会(DMC)
                                
                                    有                                
                                为受试者购买试验伤害保险
                                
                                    有                                
                            研究者信息
| 姓名 | 学位 | 职称 | 电话 | 邮政地址 | 邮编 | 单位名称 | |
|---|---|---|---|---|---|---|---|
| Marco Metra, M.D. | Professor | 0039030307221 | metramarco@libero.it | Head, Cardiology, University of Brescia and Spedali Civili, Piazza Spedali Civili 1,Brescia, 25123. Italy | 25123 | Cardiology, University of Brescia and Spedali Civili | |
| 张健,医学博士 | 教授 | 010-68314264 | fwzhangjian62@126.com | 北京市西城区北礼士路167号 | 100037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 
各参加机构信息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 | 地区 | 城市 | 
|---|---|---|---|---|
| Cardiology, University of Brescia and Spedali Civili | Marco Metra | 意大利 | Lombardy | Brescia | 
| Istituto Auoxologico Italiana | Gabriella Malfatto | 意大利 | Lombardy | Milano |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 张宇辉 | 中国 | 北京 | 北京 | 
| 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 | 张晋 | 中国 | 北京 | 北京 | 
| 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 | 韩秀敏 | 中国 | 辽宁 | 沈阳 | 
|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 | 李殿富 | 中国 | 江苏 | 南京 |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袁祖贻 | 中国 | 陕西 | 西安 | 
|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 姚亚丽 | 中国 | 甘肃 | 兰州 |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陈牧雷 | 中国 | 北京 | 北京 | 
|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唐其柱 | 中国 | 湖北 | 武汉 |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 余静 | 中国 | 甘肃 | 兰州 | 
| 湖南省人民医院 | 彭建强 | 中国 | 湖南 | 长沙 |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赵春霞 | 中国 | 湖北 | 武汉 | 
伦理委员会信息
| 名称 | 审查结论 | 审查日期 | 
|---|---|---|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6-02-24 | 
| 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 修改后同意 | 2016-03-21 | 
| 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6-03-30 | 
| 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6-03-30 | 
|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6-04-20 | 
|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6-04-28 |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6-04-29 |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6-07-13 | 
|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临床研究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7-09-25 |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7-10-18 |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8-01-11 | 
|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8-01-16 | 
| 湖南省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修改后同意 | 2018-01-18 |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8-01-18 | 
|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8-01-22 |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8-01-31 | 
| 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8-01-31 | 
| 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8-02-05 | 
|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临床研究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8-02-07 | 
| 湖南省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8-03-14 | 
| 华中科技大学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 修改后同意 | 2018-03-21 |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8-04-02 | 
| 华中科技大学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8-05-02 | 
试验状态信息
试验状态
                                
                                    进行中-招募完成                                
                                目标入组人数
                                国内: 96 人;
											国际: 120 人;
                                已入组例数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国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实际入组总例数
                                国内: 96 人 ;
										国际: 120 人;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国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国内:2016-11-24;    
										国际:2013-09-24;
                                试验终止日期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国际:2015-04-10;
                            临床试验结果摘要
| 版本号 | 版本日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