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记号
                                CTR20131640
                                相关登记号
                                
                                曾用名
                                
                                药物类型
                                
                                    化学药物                                
                                临床申请受理号
                                企业选择不公示
                                适应症
                                16 岁以上新诊断部分癫痫患者的单药治疗
                                试验通俗题目
                                评价16 岁以上新诊断部分癫痫患者单药治疗疗效和安全性
                                试验专业题目
                                评价16 岁以上新诊断部分癫痫患者的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试验方案编号
                                N01364
                                方案最近版本号
                                
                                版本日期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企业选择不公示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名称
                                
                                联系人姓名
                                王敬
                                联系人座机
                                021-23210246
                                联系人手机号
                                
                                联系人Email
                                Tony.Wang@ucb.com
                                联系人邮政地址
                                上海市西藏中路218号来福士广场办公楼2802室
                                联系人邮编
                                200001
                            临床试验信息
试验分类
                                
                                    安全性和有效性                                
                                试验分期
                                
                                    III期                                
                                试验目的
                                这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证明至少6个月的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1000 mg/天)的有效性不劣于卡马西平速释片(400 mg/天)。有效性作为主要变量,即新近或近期诊断为癫痫,且出现部分性癫痫发作伴随或未伴随继发泛化的成人受试者(≥16岁)中6个月内无癫痫发作。
                                随机化
                                
                                    随机化                                
                                盲法
                                
                                    开放                                
                                试验范围
                                
                                    国内试验                                
                                设计类型
                                
                                    平行分组                                
                                年龄
                                16岁(最小年龄)至
										不限天(最大年龄)
                                性别
                                男+女
                                健康受试者
                                
                                    无                                
                                入选标准
                                - 受试者或未成年受试者的父母或法定代表必须签署机构审查委员会(IRB)或独立伦理委员会(IEC)批准的书面知情同意书,并签署日期。如有要求,未成年受试者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或特定的同意书,并签署日期。
 - 根据研究者的判断,受试者/法定代表被认为可靠和能遵守试验方案(例如能理解和完成日志)、访视方案和服药。
 - 受试者为男性或女性,年龄大于等于16岁。
 - 受试者为中国人。
 - 受试者在随机分组前1年内至少出现2例未经诱发的癫痫发作(至少间隔48小时),其中至少1次未经诱发的癫痫发作见于随机分组前3个月内。如果是单纯性部分性癫痫发作,仅计入伴随运动体征的癫痫发作。
 - 受试者体重不低于40 kg。
 - 受试者新近或近期诊断为癫痫,出现未经诱发的部分性癫痫发作(有明确局灶性的IA、IB、IC),可根据ILAE癫痫发作分类(Commission onClassification and Terminology of the International League Against Epilepsy.Proposal for revised clinical and electrographic classification of epileptic seizures.Epilepsia.1981;22:489-501)进行分类。
 - 如果在研究期间采取医学上可接受的避孕方法,有生育力的女性受试者(无子宫切除术、输卵管结扎术或双侧卵巢切除术史)适合入选研究。受试者必须理解和接受研究期间不得怀孕。在所有访视中,妊娠试验结果需要为阴性,以证实受试者未怀孕。无生育力的女性受试者(双侧卵巢切除术或输卵管结扎术、子宫全切术)适合入选研究。
 - 受试者接受脑电图检查和脑CT扫描或脑MRI扫描,且根据ILAE癫痫综合征分类(Commission on Classification and Terminology of the InternationalLeague Against Epilepsy. Proposal for revised clinical and electrographicclassification of epileptic seizures. Epilepsia.1981;22:489-501),符合部分性癫痫发作的诊断。如果筛选访视前1年内未进行脑电图检查和脑CT扫描或脑MRI扫描,则需要完成评估,并在随机分组前获得结果。
 
排除标准
                                - 受试者既往参加这项研究或受试者既往在涉及本研究药物的研究中分配到某种治疗。
 - 受试者在过去2个月内参加涉及研究药物(或医疗器械)的另一项研究或目前参加涉及研究药物(或医疗器械)的另一项研究。
 - 受试者的人白细胞抗原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I类,B*(HLA-B*)1502等位基因试验阳性。
 - 受试者怀孕或处于哺乳期。
 - 受试者既往或目前出现部分性癫痫发作之外的其他癫痫发作(IA、IB、IC,有明确的局灶性)。
 - 受试者仅出现IA类非运动型癫痫发作。
 - 受试者既往或目前出现丛集性癫痫发作,定义为短时间内(即小于20分钟)反复癫痫发作伴随或不伴随2次发作间功能恢复。
 - 根据ILAE癫痫和癫痫综合征分类,受试者在随机分组前出现临床或脑电图结果,提示特发性全面性癫痫(Commission on Classification and Terminology of the International League Against Epilepsy. Proposal for revised classification of epilepsies and epileptic syndromes. Epilepsia. 1989;30:389-399)。
 - 受试者目前或既往诊断为假性癫痫发作、转换障碍或其他非癫痫性发作事件,可能对癫痫发作产生混淆。
 - 受试者有癫痫持续状态病史。
 - 受试者出现任何医学或精神疾病,并且研究者认为,可能危及受试者的健康或影响受试者参加这项研究的能力。
 - 受试者有自杀企图的终生史(包括实际自杀企图、企图中断或放弃自杀)或在过去6个月内出现自杀观念。
 - 受试者在过去2年内有长期酗酒或药物滥用史。
 - 受试者对研究药物的任何成分或本试验方案中所述的对照药物出现已知的超敏反应。
 - 受试者有重度过敏性反应或严重的血质不调史。
 - 受试者有皮疹或其他任何药物导致的变态反应史。
 - 受试者出现急性或亚急性进展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 受试者的疾病可能干扰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或排泄(包括出现轻度、中度和重度肾功能损伤)。
 - 受试者因任何适应症既往接受左乙拉西坦或卡马西平治疗。
 - 受试者在访视1前6个月内因癫痫接受任何抗癫痫药物治疗。然而,急性和亚急性癫痫发作治疗可被接受,最长连续2周,并且访视1前至少1周停止治疗,如果访视1前服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作为解救治疗,允许最高频率为每周1次。
 - 受试者在访视1前6个月内因癫痫服用中药。
 - 受试者在访视1前28天内接受苯巴比妥或扑米酮治疗。
 - 受试者正在服用任何可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然而,如果药物和剂量在入选研究前至少6个月内保持稳定,并在整个研究期间保持稳定,则允许使用抗抑郁药(阿米替林、氟西汀和米安色林除外)。
 - 受试者在因癫痫外的其他适应症接受任何抗癫痫药物治疗时出现癫痫发作。
 - 受试者在访视1时以下任何水平大于等于2倍正常上限(ULN):访视1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或碱性磷酸酶水平≥3倍正常上限。
 - 受试者的血小板计小于等于100,000每微升,或中性粒细胞计数小于等于1,800每微升。
 
试验分组
试验药
                                | 名称 | 用法 | 
|---|---|
| 
                                                 
													中文通用名:左乙拉西坦片 
                                             | 
                                            
                                                 
													 用法用量:剂量上调期:片剂;规格0.25g;口服,每日两次,每次0.25g。用药时程:连续用药2周。 
                                             | 
                                        
| 
                                                 
													中文通用名:左乙拉西坦片 
                                             | 
                                            
                                                 
													 用法用量:稳定期:片剂;规格0.5g;口服,每日两次,每次0.5g。用药时程:连续用药1周。 
                                             | 
                                        
| 
                                                 
													中文通用名:左乙拉西坦片 
                                             | 
                                            
                                                 
													 用法用量:评估期:片剂;规格0.5g;口服,每日两次,每次0.5g。用药时程:连续用药最长26周。
如入选患者免费赠药计划,受试者可增量至左乙拉西坦3000 mg/天或减量(详见患者免费赠药计划)。 
                                             | 
                                        
| 
                                                 
													中文通用名:左乙拉西坦片 
                                             | 
                                            
                                                 
													 用法用量:剂量下调期:片剂;规格0.25g;口服,每日两次,每次0.25g。用药时程:未入选患者免费赠药计划的受试者需要进入剂量下调期,连续用药1周。 
                                             | 
                                        
对照药
                                | 名称 | 用法 | 
|---|---|
| 
                                                 
													中文通用名:卡马西平速释片 
                                             | 
                                            
                                                 
													 用法用量:剂量上调期:片剂;规格0.2g;口服,每日一次,每次0.2g。用药时程:连续用药2周。 
                                             | 
                                        
| 
                                                 
													中文通用名:卡马西平速释片 
                                             | 
                                            
                                                 
													 用法用量:稳定期:片剂;规格0.2g;口服,每日两次,每次0.2g。用药时程:连续用药1周。 
                                             | 
                                        
| 
                                                 
													中文通用名:卡马西平速释片 
                                             | 
                                            
                                                 
													 用法用量:评估期:片剂;规格0.2g;口服,每日两次,每次0.2g。用药时程:连续用药最长26周。
如入选患者免费赠药计划,受试者可增量至1600 mg/天或减量(详见患者免费赠药计划)。 
                                             | 
                                        
| 
                                                 
													中文通用名:卡马西平速释片 
                                             | 
                                            
                                                 
													 用法用量:剂量下调期:片剂;规格0.2g;口服,每日一次,每次0.2g。用药时程:未入选患者免费赠药计划的受试者需要进入剂量下调期,连续用药1周。 
                                             | 
                                        
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
| 主要有效性变量为6个月(26周)评估期内,无癫痫发作的受试者比例。 | 评估期 | 有效性指标 | 
次要终点指标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
| 30周,包括剂量上调期+稳定期+评估期仍参加研究的受试者比例 | 30周 | 有效性指标 | 
| 从稳定期后评估期首日开始,首次癫痫发作时间或评估期内因不良事件/缺乏疗效停药 | 评估期 | 有效性指标 | 
| 从稳定期后评估期首日开始,评估期内首次癫痫发作时间 | 评估期 | 有效性指标 | 
| 从首次给予研究药物开始,剂量上调期+稳定期+评估期间的首次癫痫发作时间 | 剂量上调期+稳定期+评估期间 | 有效性指标 | 
| TEAE的发生率 | 试验全程 | 安全性指标 | 
| 受试者因TEAE停止治疗 | 试验全程 | 安全性指标 | 
| 治疗引发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 | 试验全程 | 安全性指标 | 
| 非严重的TEAE发生率 | 试验全程 | 有效性指标 | 
| 重度TEAE发生率 | 试验全程 | 安全性指标 | 
| 药物相关的TEAE发生率 | 试验全程 | 安全性指标 | 
| 死亡 | 试验全程 | 安全性指标 | 
| 血液学和化学参数相对基线期的变化和PCS值 | 每次访视 | 安全性指标 | 
| 心电图评估报告和评估的变化 | 每次访视 | 有效性指标 | 
| 生命体征测量相对基线期的变化和PCS值 | 每次访视 | 安全性指标 | 
| 体重相对基线期的变化和PCS值 | 每次访视 | 安全性指标 | 
数据安全监察委员会(DMC)
                                
                                    无                                
                                为受试者购买试验伤害保险
                                
                                    有                                
                            研究者信息
| 姓名 | 学位 | 职称 | 电话 | 邮政地址 | 邮编 | 单位名称 | |
|---|---|---|---|---|---|---|---|
| 廖卫平 | 教授 | 020-34152625 | wpliao@163.net | 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250号 | 510260 | 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各参加机构信息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 | 地区 | 城市 | 
|---|---|---|---|---|
| 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廖卫平 | 中国 | 广东 | 广州 |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刘建仁 | 中国 | 上海 | 上海 | 
|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赵合庆 | 中国 | 江苏 | 苏州 |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王学峰 | 中国 | 重庆 | 重庆 | 
| 四川省人民医院 | 孙红斌 | 中国 | 四川 | 成都 |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徐运 | 中国 | 江苏 | 南京 |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邓艳春 | 中国 | 陕西 | 西安 | 
| 江苏省人民医院 | 万琪 | 中国 | 江苏 | 南京 |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孙美珍 | 中国 | 山西 | 太原 | 
| 四川华西医院 | 周东 | 中国 | 四川 | 成都 |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周列民 | 中国 | 广东 | 广州 | 
|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 刘煜敏 | 中国 | 湖北 | 武汉 |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黄一宁 | 中国 | 北京 | 北京 |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洪震 | 中国 | 上海 | 上海 |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陆钦池 | 中国 | 上海 | 上海 |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林卫红 | 中国 | 吉林 | 长春 | 
|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 林宏 | 中国 | 陕西 | 西安 |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陈生弟 | 中国 | 上海 | 上海 | 
|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王卫平 | 中国 | 河北 | 石家庄 | 
| 广东省人民医院 | 周晓红 | 中国 | 广东 | 广州 | 
| 东南大学中大医院 | 张志珺 | 中国 | 江苏 | 南京 |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张黎明 | 中国 | 黑龙江 | 哈尔滨 | 
| 浙江邵逸夫医院 | 胡兴越 | 中国 | 浙江 | 杭州 | 
| 天津环湖医院 | 徐小林 | 中国 | 天津 | 天津 | 
| 南京脑科医院 | 王小珊 | 中国 | 江苏 | 南京 | 
|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潘小平 | 中国 | 广东 | 广州 | 
| 青岛市市立医院 | 谭兰 | 中国 | 山东 | 青岛 |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胡学强 | 中国 | 广东 | 广州 | 
伦理委员会信息
| 名称 | 审查结论 | 审查日期 | 
|---|---|---|
| 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修改后同意 | 2013-06-08 | 
试验状态信息
试验状态
                                
                                    已完成                                
                                目标入组人数
                                国内: 550 人;
                                已入组例数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实际入组总例数
                                国内: 436 人 ;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国内:2013-09-26;    
                                试验终止日期
                                国内:2015-10-13;    
                            临床试验结果摘要
| 版本号 | 版本日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