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抗 CD38 全人单克隆抗体注射液|进行中-尚未招募

登记号
CTR20250806
相关登记号
CTR20223275
曾用名
药物类型
生物制品
临床申请受理号
企业选择不公示
适应症
不适合移植的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
试验通俗题目
一项在不适合移植的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评估 HLX15-IV 与 DARZALEX® 联合来那度胺-地塞米松(R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多中心的III 期研究
试验专业题目
一项在不适合移植的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评估 HLX15-IV 与 DARZALEX® 联合来那度胺-地塞米松(R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多中心的III 期研究
试验方案编号
HLX15-IV-NDMM-301
方案最近版本号
1.0
版本日期
2024-12-18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名称
联系人姓名
付茂清
联系人座机
021-33395800
联系人手机号
17318672493
联系人Email
maoqing_fu@henlius.com
联系人邮政地址
上海市-上海市-徐汇区宜州路188号华鑫慧享城B8幢12楼
联系人邮编
200233

临床试验信息

试验分类
有效性
试验分期
III期
试验目的
主要目的: 评估 HLX15-IV 与 DARZALEX® 联合来那度胺-地塞米松(Lenalidomide-Dexamethasone, Rd)的临床有效性。 次要目的: 评估 HLX15-IV 与 DARZALEX® 联合 Rd 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评估 HLX15-IV 与 DARZALEX® 的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K)特征和免疫原性。
随机化
随机化
盲法
双盲
试验范围
国内试验
设计类型
平行分组
年龄
18岁(最小年龄)至 无上限 (最大年龄)
性别
男+女
健康受试者
入选标准
  • 能够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ICF),包括遵守 ICF 和本方案中列出的要求和限制。
  • 签署 ICF 时年龄≥ 18 岁。
  • 患者必须患有符合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多发性骨髓瘤(MM)诊断标准的 MM。
  • 新诊断、未经治疗且被认为不适合高剂量化疗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的患者。
  • 患者的 ECOG 体能状态评分必须为 0。
  • 筛选期间,患者的治疗前临床实验室检查值必须符合以下标准: a) 血红蛋白≥ 7.5 g/dL(≥ 5 mmol/L;允许既往红细胞 [RBC] 输血或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b) 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 1.0 × 109/L(允许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CSF])。 c)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2.5 ×正常上限(ULN)。 d)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2.5 × ULN。 e) 肝功能正常,不能有肝功能受损,包括轻度受损(总胆红素 ≤ ULN 和 AST > ULN 或 ULN < 总胆红素 ≤ 1.5 × ULN)、中度受损(1.5 × ULN < 总胆红素 ≤ 3 ×ULN)和重度受损(总胆红素 > 3 ×ULN)。 f) 实测肌酐清除率≥ 40 mL/min/1.73 mm2。 g) 校正血清钙< 14 mg/dL(< 3.5 mmol/L);或游离离子钙< 6.5 mg/dL(< 1.6 mmol/L)。 h) 浆细胞占骨髓有核细胞比例< 50% 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 70 × 109/L;其他患者的血小板计数> 50 × 109/L(不允许输血来达到最低血小板计数)。
  • 避孕标准:男性或女性采用的避孕方法应符合当地有关临床研究患者避孕方法的规定。
  • WOCBP 在筛选(随机化前 72 小时内)时的血清妊娠试验结果必须为阴性。研究者负责审查病史、月经史和近期性行为,以降低早期入组未检出怀孕女性的风险。
排除标准
  • 患者诊断为原发性淀粉样变性、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GUS)、冒烟型多发性骨髓瘤(SMM)、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或其他存在 IgM M 蛋白但无克隆性浆细胞浸润的溶骨性病变疾病。
  • 患者患有浆细胞性白血病(根据 WHO 标准:外周血中浆细胞≥ 20% 且浆细胞绝对计数≥ 2 × 109/L)或 POEMS 综合征(多发神经病、器官巨大症、内分泌病、单克隆蛋白和皮肤病变)。
  • 患者既往接受过或目前正在接受 MM 系统性治疗或 ASCT,但随机化前紧急使用短期(相当于地塞米松 40 mg/天,最多用药 4 天)皮质类固醇治疗除外。
  • 患者患有 2 级或以上周围神经病或神经性疼痛,其定义见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NCI-CTCAE)第 5 版。
  • 患者在随机化前 3 年内有恶性肿瘤(MM 除外)病史(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宫颈原位癌、研究者认为已治愈且 3 年内复发风险极低的恶性肿瘤除外)。
  • 患者有 MM 脑膜受累的临床体征。
  • 患者已知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定义为一秒用力呼吸容量 [FEV1] <预计正常值的 60%)、持续性哮喘或过去 2 年内有哮喘病史。已知或疑似患有 COPD 或哮喘的患者必须在筛选期间进行 FEV1 检测。
  • 已知患者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血清反应阳性病史,或梅毒螺旋体抗体(Anti-TP)阳性。
  • 已知患者患有活动性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
  • 患者患有可能干扰研究程序或结果的任何并发医疗或精神疾病或病症(例如,活动性全身感染、未控制的糖尿病、急性弥漫浸润性肺疾病),或按照研究者的意见对于参与本研究可能会引起危险的患者。
  • 患者患有具有临床意义的心脏疾病,包括: a) 随机化前 1 年内患有心肌梗死,或与心脏功能相关或可影响心脏功能的不稳定或不可控疾病(例如,不稳定型心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 III-IV 级 [见附录 5])。 b) 心脏心律失常(NCI CTCAE 第 5 版分级≥ 2 级)或有临床意义的 ECG 异常。 c) 筛选时 12 导联 ECG 显示根据 Fridericia 公式(见附录 6)校正后的基线 QT 间期(QTcF)> 470 ms。
  • 已知患者对来那度胺、皮质类固醇、单克隆抗体或人类蛋白或其辅料过敏、有超敏反应或不耐受,或已知对哺乳动物源性产品过敏。
  • 患者有药物滥用史或物质滥用史,或尿液药物筛查呈阳性。患者存在已知或怀疑不能够遵守研究方案的情况(例如,酗酒、药物依赖或心理障碍)。
  • 患者为女性,且在入组本研究时或研究药物末次给药后 140 天内处于妊娠期、哺乳期或计划怀孕或捐献卵子(卵细胞、卵母细胞)。 或者,患者为男性,且在入组本研究时或在研究药物末次给药后 140 天内有生育计划和/或捐精计划。 患者不同意完全禁欲,或计划使用研究者不可接受的避孕方法(不可接受的避孕方法包括:i. 定期禁欲 [如日历法、排卵期法、基础体温法、排卵后安全期法等]、体外射精等;ii. 医学避孕措施如口服避孕药、避孕注射剂、避孕贴片、皮下埋植、子宫内激素避孕装置、局部避孕药如杀精剂等)。
  • 患者在随机化前 14 天内接受过放疗。
  • 患者在随机化前 28 天内接受过血浆分离。
  • 患者在随机前 3 个月内有献血史或总失血量超过 200 mL。
  • 患者在随机化前 28 天内接受过重大手术,或尚未从手术中完全恢复,或在患者预期参加研究期间或研究治疗末次给药后 28 天内计划接受手术。椎体后凸成形术不视作重大手术。
  • 患者在随机前 3 个月(若试验药物半衰期较长,5 个半衰期时间> 3 个月,则为 5 个半衰期)内参加过其他任何药物或器械临床试验。
  • 研究者认为患者参加本研究并非最佳选择(例如损害健康),或者患者存在影响、限制或混淆研究方案评估的病症。

试验分组

试验药
名称 用法
中文通用名:重组抗 CD38 全人单克隆抗体注射液
剂型:注射剂
对照药
名称 用法
中文通用名:达雷妥尤单抗注射液
剂型:注射剂

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
指标 评价时间 终点指标选择
IRC 评估的第 24 周时的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或更好的缓解率:定义从随机化日期到研究第 24 周内达到 VGPR 或 CR(包括 sCR)的所有患者的百分比。 24周 有效性指标
次要终点指标
指标 评价时间 终点指标选择
研究者评估的第 24 周时的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或更好的缓解率:定义从随机化日期到研究第 24 周内达到 VGPR 或 CR(包括 sCR)的所有患者的百分比。 24周 有效性指标
IRC和研究者评估的第 12、36 和 48 周时的 VGPR 或更好的缓解率:定义为从随机化日期后到第 12、36 和 48 周内达到 VGPR 或 CR(包括 sCR)的所有患者的百分比。 48周 有效性指标
IRC和研究者评估的部分缓解(PR)率:定义为在随机化日期后的任何时间点达到 PR 的所有患者的百分比。 48周 有效性指标
IRC和研究者评估的缓解持续时间(DOR):定义为首次记录到缓解(PR 或更好的缓解)的日期至疾病进展(根据 IMWG 标准确评估)或死亡(以先发生者为准)的时间。 48周 有效性指标
IRC和研究者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定义为从随机化日期至疾病进展(根据 IMWG 缓解标准确定)或死亡(以先发生者为准)的持续时间。 48周 有效性指标
微小残留病(MRD)阴性率:定义为在确认完全缓解(CR)或更好的缓解(根据 IMWG 缓解标准)期间至少一次达到 MRD 阴性状态的患者的百分比。 48周 有效性指标
患者报告结局(PRO): ? 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健康状况(EORTC-QLQ-C30)问卷。 ? 欧洲五维健康量表五级水平版本(EQ-5D-5L)问卷。 48周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安全性: ? 不良事件(AEs)、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等)、12 导联心电图(ECG)、体格检查、生命体征等。 48周 安全性指标
药代动力学(PK): ? HLX15-IV 和 DARZALEX? 的血清浓度和 PK 参数。 48周 有效性指标
免疫原性: ? HLX15-IV 和 DARZALEX? 的 ADA 和/或 NAb 发生率。 48周 安全性指标
IRC和研究者评估的严格意义的完全缓解(sCR)率:定义为在随机化日期后的任何时间点达到 sCR 的所有患者的百分比。 48周 有效性指标
IRC和研究者评估的完全缓解(CR)率:定义为在随机化日期后的任何时间点达到 CR 的所有患者的百分比。 48周 有效性指标
IRC和研究者评估的至缓解时间(TTR):定义为从随机化日期至首次记录到缓解(PR 或更好的缓解)的日期的时间。仅针对于达到 PR 或更好的缓解的患者。 48周 有效性指标
IRC和研究者评估的总缓解率(ORR):定义为在随机化日期后达到 PR 或更好的缓解的所有患者的百分比。 48周 有效性指标
IRC和研究者评估的完全缓解(CR)或更好的缓解率:定义为在随机化日期后的任何时间点达到 CR 或 sCR 的所有患者的百分比。 48周 有效性指标
数据安全监察委员会(DMC)
为受试者购买试验伤害保险

研究者信息

姓名 学位 职称 电话 Email 邮政地址 邮编 单位名称
刘澎 博士研究生 教授 13817692514 liu.peng@zs-hospital.sh.cn 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180号 200032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各参加机构信息

机构名称 (主要)研究者 国家 地区 城市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刘澎 中国 上海市 上海市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景红梅 中国 北京市 北京市
福建省漳州市医院 林聪猛 中国 福建省 漳州市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戚永磊 中国 广东省 佛山市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王顺清 中国 广东省 广州市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黄振倩 中国 广东省 广州市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罗琳 中国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市
贵州省人民医院 郭鹏翔 中国 贵州省 贵阳市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张金巧 中国 河北省 石家庄市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薛华 中国 河北省 保定市
河南省肿瘤医院 房佰俊 中国 河南省 郑州市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李春蕊 中国 湖北省 武汉市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李睿娟 中国 湖南省 长沙市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贺艳娟 中国 湖南省 长沙市
湖南省肿瘤医院 李亚军 中国 湖南省 长沙市
江苏省人民医院 屈晓燕 中国 江苏省 南京市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黄红铭 中国 江苏省 南通市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李海亮 中国 江西省 赣州市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韩艳秋 中国 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市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山东省立医院) 李颖 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
潍坊市人民医院 冉学红 中国 山东省 潍坊市
山东省肿瘤医院 李增军 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
聊城市人民医院 肖太武 中国 山东省 聊城市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王伟 中国 山东省 青岛市
山西省肿瘤医院 苏丽萍 中国 山西省 太原市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郑转珍 中国 山西省 太原市
天津市肿瘤医院 王亚非 中国 天津市 天津市
天津市人民医院 赵邢力 中国 天津市 天津市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曲建华 中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市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史明霞 中国 云南省 昆明市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欧阳桂芳 中国 浙江省 宁波市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刘沁华 中国 安徽省 合肥市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李振宇 中国 江苏省 徐州市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杨艳丽 中国 安徽省 蚌埠市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李志峰 中国 福建省 厦门市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夏忠军 中国 广东省 广州市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张红宇 中国 广东省 深圳市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岑洪 中国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市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王季石 中国 贵州省 贵阳市
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董敏 中国 海南省 海口市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 闫振宇 中国 河北省 唐山市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赵小强 中国 河南省 洛阳市
新乡市中心医院 展新荣 中国 河南省 新乡市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马杰 中国 河南省 郑州市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周芙玲 中国 湖北省 武汉市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东院 刘爱军 中国 北京市 北京市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文峰 中国 湖南省 衡阳市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王春玲 中国 江苏省 淮安市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张孝平 中国 江苏省 南京市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 华海应 中国 江苏省 无锡市
苏北人民医院 孙梅 中国 江苏省 扬州市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汪清铭 中国 江西省 南昌市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李菲 中国 江西省 南昌市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廖爱军 中国 辽宁省 沈阳市
辽宁省肿瘤医院 邢晓静 中国 辽宁省 沈阳市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贺鹏程 中国 陕西省 西安市
四川省人民医院 黄晓兵 中国 四川省 成都市
云南省肿瘤医院 赖洵 中国 云南省 昆明市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靳凤艳 中国 吉林省 长春市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童向民,王莹 中国 浙江省 杭州市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钱文斌 中国 浙江省 杭州市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丁天凌 中国 上海市 上海市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张红宾 中国 重庆市 重庆市
深圳大学总医院 于力 中国 广东省 深圳市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李炳宗 中国 江苏省 苏州市
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 姜华 中国 上海市 上海市
河南省人民医院 朱尊民 中国 河南省 郑州市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周泽平 中国 云南省 昆明市
山西白求恩医院 田卫伟 中国 山西省 太原市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佟红艳 中国 浙江省 杭州市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安刚 中国 天津市 天津市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孙春艳 中国 湖北省 武汉市

伦理委员会信息

名称 审查结论 审查日期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25-02-24

试验状态信息

试验状态
进行中-尚未招募
目标入组人数
国内: 348 ;
已入组例数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实际入组总例数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试验终止日期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临床试验结果摘要

版本号 版本日期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