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50292A片 |进行中-尚未招募

登记号
CTR20251625
相关登记号
曾用名
药物类型
化学药物
临床申请受理号
企业选择不公示
适应症
MTAP缺失的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
试验通俗题目
DC50292A片在MTAP缺失的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中的Ⅰ期临床试验
试验专业题目
一项评估DC50292A片在MTAP缺失的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初步疗效的Ⅰ期开放标签研究
试验方案编号
SHRC-CRDC05-01-01
方案最近版本号
V1.1
版本日期
2025-04-03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名称
联系人姓名
任抗
联系人座机
010-64156658
联系人手机号
13269683867
联系人Email
renkang@dcpc.com
联系人邮政地址
北京市-北京市-朝阳区利泽东二路1号
联系人邮编
100102

临床试验信息

试验分类
安全性和有效性
试验分期
I期
试验目的
主要目的 评估DC50292A片在MTAP缺失的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确定剂量限制性毒性(DLT)、最大耐受剂量(MTD)及Ⅱ期临床试验推荐剂量(RP2D)。 次要目的 评估DC50292A片在MTAP缺失的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PK)特征; 初步评估DC50292A片在MTAP缺失的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中的抗肿瘤疗效。 探索性目的 通过校正QTc间期探索血清/肿瘤组织中SDMA水平较基线变化及其与DC50292A片剂量、血浆暴露量、抗肿瘤活性的相关性; 探索血浆中ctDNA较基线变化及其与DC50292A片剂量、血浆暴露量、抗肿瘤活性的相关性。 及PK(PK /QTc)评估心脏安全性。
随机化
非随机化
盲法
开放
试验范围
国内试验
设计类型
单臂试验
年龄
18岁(最小年龄)至 无上限 (最大年龄)
性别
男+女
健康受试者
入选标准
  • 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了解本研究并愿意遵循而且有能力完成所有试验程序;
  • 年龄≥18周岁,性别不限;
  • 经组织学和/或细胞学确诊的实体瘤患者,根据研究者评估患者为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并且现阶段经标准治疗失败;
  • MTAP缺失:1)同意提供足够的肿瘤病理切片或新鲜组织标本进行MTAP检测;或2)通过NGS/IHC等检测发现的MTAP基因纯合缺失和/或组织中MTAP表达缺失;或3)能够提供研究者认可的、既往3年内的NGS或IHC证实为MTAP基因纯合缺失的检测报告;
  • 根据RECIST 1.1版,必须至少有一个通过影像学评估的可测量病灶(位于既往放疗区域或接受其他局部区域治疗的肿瘤病灶,通常不被视为可测量病灶,除非经研究者评估病灶出现明确进展);
  • 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为0~1分;
  • 预期生存时间≥3个月;
  • 无严重血液学及肝、肾、凝血功能、心脏功能异常,筛选期实验室检查(检查日前14天内未接受过输血或造血细胞生长因子支持治疗)结果需符合下列标准: 血液学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 ≥1.5×109/L 血小板(PLT) ≥100×109/L 血红蛋白(Hb) ≥90g/L 肝功能 总胆红素(TBIL) ≤1.5×正常值上限(ULN) (Gilbert综合症除外) 白蛋白(ALB) ≥30 g/L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碱性磷酸酶(ALP) γ-谷氨酰转肽酶(GGT) AST/ALT/ALP/GGT≤2.5×ULN或AST/ALT/ALP≤5×ULN(肿瘤肝脏受累) 肾功能 血清肌酐(Scr) ≤1.5×ULN 肌酐清除率(Ccr)(仅血清肌酐>1.5× ULN时需计算) ≥60 mL/min(根据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 凝血功能 凝血酶原时间(PT) ≤1.5×ULN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1.5×ULN 其他 血清钠、钾、镁、钙和磷水平在正常范围内或研究者评估异常无临床意义;允许提供维持正常电解质水平所需的补充剂;
  • 男性和育龄期女性应同意从签署知情同意书开始至末次研究用药后3个月内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育龄期女性受试者首次用药前的血妊娠检查结果须为阴性(育龄期女性定义:已过月经初潮但还未绝经(除绝经以外无确定原因连续≥12个月闭经)且未接受过绝育手术(切除卵巢和/或子宫)的女性,均被认为具有生育能力,称为育龄期女性)。
排除标准
  • 在首次使用研究药物前4周内或5个半衰期内(以时间短者为准)接受过化疗、放疗、生物治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等抗肿瘤治疗,或以下几项: (1)亚硝基脲或丝裂霉素C为首次使用研究药物前6周内; (2)口服氟尿嘧啶类和小分子靶向药物为首次使用研究药物前2周内或药物的5个半衰期内(以时间短者为准); (3)有抗肿瘤适应症的中药为首次使用研究药物前2周内。
  • 首次给药前4周内接受过其它未上市的临床研究药物或治疗;
  • 首次给药前4周内接受过主要脏器外科手术(不包括穿刺活检、病理性骨折有关手术)或出现过显著外伤,或需要在试验期间接受择期手术;
  • 首次给药前14天或药物的5个半衰期内(以时间短者为准)使用过CYP3A4酶的敏感底物、强抑制剂、强诱导剂、CYP2C8敏感底物、P-gp抑制剂(详见“附录3”);
  • 既往接受过PRMT5或MAT2A抑制剂治疗;
  • 筛选期或基线12-导联心电图发现QTc间期≥480 ms(3次测量取均值);
  • 既往接受过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或同种异体骨髓移植,或既往接受过实体器官移植,或目前正在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或抗移植排斥药物;
  • 对研究药物任何活性或非活性成分过敏者;
  • 既往抗肿瘤治疗的不良反应尚未恢复到CTCAE 5.0等级评价≤1级(研究者判断无安全风险的毒性除外,如脱发、2级外周神经毒性、经激素替代治疗稳定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 活动性乙型肝炎(HBsAg阳性且HBV-DNA>研究中心检测下限);丙型肝炎病毒感染(HCV-RNA>研究中心检测下限);HIV抗体检测阳性;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
  • 既往以及筛选期存在脑转移或脑膜转移的受试者(不包括脑胶质瘤);
  • 存在经研究者判断无法控制的第三间隙积液(如大量胸水和/或腹水);
  • 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史,包括但不限于: (1)有严重的心脏节律或传导异常,如需要临床干预的室性心律失常、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等; (2)首次给药前6个月内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充血性心力衰竭、主动脉夹层、脑卒中或其他3级及以上心血管事件; (3)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II级,或有其他研究者判断具有高风险的结构性心脏病; (4)临床无法控制的高血压(经治疗后,收缩压≥ 150 mmHg和/或舒张压≥95 mmHg); (5)任何增加QTc延长风险或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发生风险的因素,如心衰、难以纠正的低钾血症、先天性长QT综合症、长QT综合症家族史、使用任何已知可延长QT间期的伴随药物。
  • 首次给药前4周内存在有活动性感染并需要系统性治疗;
  • 患有影响药物吞咽或吸收的食管、胃肠道疾病(如不完全性肠梗阻、完全性肠梗阻等),且处于急性发作期(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或短肠综合征等),研究者判断可能影响研究药物的吸收、代谢或消除;
  • 经研究者判断需要治疗的肺间质疾病、肺间质纤维化、药物性间质性肺炎病史;
  • 存在其他严重疾病,包括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神经/精神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研究者判断将影响参加本研究;
  • 在五年内患有其它恶性肿瘤(完全治愈或可治愈的癌症除外,如基底皮肤癌或鳞状细胞皮肤癌、局限性低危前列腺癌、甲状腺乳头状癌,或已完全切除的任何类型原位癌,如宫颈原位癌、乳腺导管内原位癌等);
  • 已知有酒精或药物依赖者;
  • 精神障碍者或依从性差者;
  • 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 研究者认为受试者存在任何其他临床或实验室检查异常,或其他原因不适合参加本研究。

试验分组

试验药
名称 用法
中文通用名:DC50292A片
剂型:片剂
中文通用名:DC50292A片
剂型:片剂
对照药
名称 用法

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
指标 评价时间 终点指标选择
安全性指标,包括不良事件(AE)、严重不良事件(SAE)、生命体征、体格检查、ECOG评分、12导联心电图(ECG)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入组开始至末次给药后28天 安全性指标
剂量限制性毒性(DLT)和最大耐受剂量(MTD)(剂量递增研究); 入组开始至第1周期末次给药 安全性指标
Ⅱ期临床试验推荐剂量(RP2D) 入组开始至末次给药后 安全性指标
次要终点指标
指标 评价时间 终点指标选择
单次给药PK参数:如AUC0-t、、CL/F、Tmax、Cmax、t1/2等。 多次给药PK参数:如AUC0-t,ss、AUC0-τ、Cav,ss、Cmax,ss、Rac等。 单次或第1周期给药开始至末给药后96h 。 有效性指标
根据RECIST 1.1标准,经研究者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缓解持续时间(DOR)、总生存期(OS)、至缓解时间(TTR)、疾病控制时间(DDC)。 首次给药开始至直至疾病进展、死亡、撤回知情同意、失访、开始其他抗肿瘤治疗、研究结束(以先发生者为准)。 有效性指标
数据安全监察委员会(DMC)
为受试者购买试验伤害保险

研究者信息

姓名 学位 职称 电话 Email 邮政地址 邮编 单位名称
徐瑞华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020-87342479 ruihuaxu@163.com 广东省-广州市-先烈南路 23 号翠园楼 316 室 510060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各参加机构信息

机构名称 (主要)研究者 国家 地区 城市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徐瑞华 中国 广东省 广州市

伦理委员会信息

名称 审查结论 审查日期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25-04-16

试验状态信息

试验状态
进行中-尚未招募
目标入组人数
国内: 52 ;
已入组例数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实际入组总例数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试验终止日期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临床试验结果摘要

版本号 版本日期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