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记号
                                CTR20201794
                                相关登记号
                                
                                曾用名
                                
                                药物类型
                                
                                    生物制品                                
                                临床申请受理号
                                企业选择不公示
                                适应症
                                晚期实体瘤
                                试验通俗题目
                                PE0116注射液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I期临床试验
                                试验专业题目
                                评估PE0116注射液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耐受性、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以及初步抗肿瘤疗效的I期临床试验
                                试验方案编号
                                PE0116-I
                                方案最近版本号
                                1.5
                                版本日期
                                2020-11-26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否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名称
                                
                                联系人姓名
                                陈志华
                                联系人座机
                                021-68821535
                                联系人手机号
                                18018668400
                                联系人Email
                                zhhchen@hyamab.com
                                联系人邮政地址
                                上海市-上海市-浦东新区中科路699号惠生大厦1幢C栋402室
                                联系人邮编
                                201203
                            临床试验信息
试验分类
                                
                                    安全性和有效性                                
                                试验分期
                                
                                    I期                                
                                试验目的
                                主要目的:
1)评价PE0116注射液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2)探索PE0116注射液的最大耐受剂量(Maximal Tolerated Dose,MTD)和/或者2期推荐剂量(Recommended Phase 2 Dose,RP2D);
次要目的:
1)观察PE0116注射液的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K)特征;
2)通过测试抗药物抗体(Anti-drug antibody,ADA)的产生来评估PE0116注射液的免疫原性;
3)初步评价PE0116注射液的抗肿瘤疗效;
探索性目的:
1)探索PE0116注射液的药效学特征;
                                随机化
                                
                                    非随机化                                
                                盲法
                                
                                    开放                                
                                试验范围
                                
                                    国内试验                                
                                设计类型
                                
                                    单臂试验                                
                                年龄
                                18岁(最小年龄)至
										无上限
										(最大年龄)
                                性别
                                男+女
                                健康受试者
                                
                                    无                                
                                入选标准
                                - 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了解本研究并愿意遵循而且有能力完成所有试验程序;
- 男女不限,年龄≥18岁;
- 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转移性或不能切除的局部晚期、复发的实体瘤患者,并对标准治疗方案无效或对此类治疗耐受不良或无标准有效治疗方案;
- 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体能状态为0或1的患者;
- 预期生存至少3个月;
- Ia期受试者至少有一个可评估病灶,Ib期受试者须有可测量病灶(RECIST v1.1)位于既往放疗(或其它局部治疗)区域、经影像学确认在放疗后有明确进展的肿瘤病灶可视为可测量病灶;
- 接受过化疗、放疗、生物治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等抗肿瘤治疗距首次使用研究药物≥4周,除外以下几项: a)亚硝基脲或丝裂霉素C距首次使用研究药物≥6周; b)口服氟尿嘧啶类和小分子靶向药物距首次使用研究药物≥2周或药物的5个半衰期(以时间长的为准); c)有抗肿瘤适应症的中药距首次使用研究药物≥2周;
- 有适宜的器官及造血功能,根据以下实验室检查无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异常和免疫缺陷: a)嗜中性细胞绝对计数(ANC)≥1.5×10^9/L; b)白细胞绝对计数(WBC)≥3.0×10^9/L; c)血小板≥75×10^9/L; d)血红蛋白≥90g/L; e)血清肌酐≤1.5倍正常值上限(ULN); f)AST和ALT的检测值均≤2.5倍ULN,肝癌或肝转移患者≤5倍ULN; g)血清总胆红素(TBIL)≤1.5倍ULN; h)国际标准化比率(INR)≤1.5倍ULN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PT)≤1.5倍ULN(正在接受抗凝血治疗的病人除外); i)心肌酶CK和CKMB检查值在正常值范围内; j)甲状腺功能(FT3、FT4和TSH)检查值在正常范围内,或虽轻度异常,但研究者认为适合入组的。
- 男性受试者和育龄期女受试者应同意从签署知情同意书开始直至最后一次给药后3个月内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
排除标准
                                - 具有临床症状的中枢神经系统转移(如脑水肿、需要激素干预,或脑转移进展)和/或癌性脑膜炎的受试者。但对于既往接受过脑或脑膜转移治疗,如临床稳定已维持至少2个月,并且已经停止全身性激素治疗(剂量>10mg/天的泼尼松或其他等效剂量的激素)大于4周的受试者可以纳入;
- 以往治疗的不良反应未能恢复至CTCAE V5.0等级评分≤1级的受试者。(对于残留的脱发效应、色数沉着、周围神经毒性已恢复到 ≤CTCAE 2级、放疗引起的远期毒性,经研究者判断不能恢复的患者可以纳入);
- 经治疗未控制稳定的系统性疾病,如严重的心脑血管病病史、糖尿病、高血压等;
- 任何活动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有证据证实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既往需要全身性类固醇或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系统性综合症。(2年内非活动性的白癜风、牛皮癣、治疗后的儿童哮喘/特异反应性,或使用替代疗法/非免疫抑制已控制的甲状腺疾病患者可纳入);
- 入组前14天内或研究期间需要接受全身用皮质类固醇(剂量相当于>10 mg强的松/天)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受试者;以下情况允许入组: a)允许受试者使用局部外用或吸入型糖皮质激素; b)允许短期(≤7天)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预防或治疗非自身免疫性的过敏性疾病;
- 有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史,或患有其他获得性、先天性免疫缺陷疾病,或有器官移植史,或干细胞移植史;
- 筛选时患有肺结核且处于活跃期的患者;
- 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期或活动性丙型肝炎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经药物治疗后稳定的乙肝(DNA滴度不得高于500 copy /mL)和已治愈的丙肝患者(需要HCV RNA检测结果低于检测中心检测值下限)可以入组;
- 曾接受抗4-1BB靶点药物治疗的患者;
- 已知受试者既往对大分子蛋白制剂/单克隆抗体,或已知对任何试验药物组成成分发生严重过敏反应者(CTCAE V5.0分级大于3级);
- 预期在本研究期间包括28天筛选期有重大手术的患者;
- 首次给药前4周内有严重感染者,或前2周内出现活动性感染需要口服或静脉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患者;
- 入组前4周内参加过其他药物临床试验;
- 近1年内有酗酒,吸毒或药物滥用史;
- 给药前4周内或计划在研究期间接受减毒活疫苗
- 既往有明确的神经或精神障碍史,如癫痫、痴呆,依从性差者;
- 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有生育能力的合格患者(男性和女性)不同意在试验期间和末次给药后至少3个月内使用可靠的避孕方法(激素或屏障法或禁欲);育龄期的女性患者在入选前7天内的血或尿妊娠试验为阳性。
- 研究者认为由于其他原因不适合参加该试验的受试者。
试验分组
试验药
                                | 名称 | 用法 | 
|---|---|
| 
													中文通用名:PE0116注射液 | 
													 剂型:注射液 | 
| 
													中文通用名:PE0116注射液 | 
													 剂型:注射液 | 
| 
													中文通用名:PE0116注射液 | 
													 剂型:注射液 | 
| 
													中文通用名:PE0116注射液 | 
													 剂型:注射液 | 
| 
													中文通用名:PE0116注射液 | 
													 剂型:注射液 | 
| 
													中文通用名:PE0116注射液 | 
													 剂型:注射液 | 
| 
													中文通用名:PE0116注射液 | 
													 剂型:注射液 | 
| 
													中文通用名:PE0116注射液 | 
													 剂型:注射液 | 
| 
													中文通用名:PE0116注射液 | 
													 剂型:注射液 | 
对照药
                                | 名称 | 用法 | 
|---|---|
| 
													中文通用名:无 | 
													 剂型:无 | 
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
| DLT观察期内(用药后28天内)观察到的DLTs; | 第一周期结束时,进行分析 | 安全性指标 | 
| AE、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生命体征、ECG、超声心动图、ECOG、体格检查和免疫原性试验。 | 从治疗开始和每周期治疗结束时及安全性随访完成时,进行分析。 免疫原性:C1、C2、C3、C5、C7给药前、C1D8、C1D15、C1D22;末次给药后D90 | 安全性指标 | 
次要终点指标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
| 疗效终点:ORR、DCR、DOR、PFS。 | 每两个给药周期结束时,进行分析 | 有效性指标 | 
| 药代动力学指标:Cmax、Tmax、C trough,ss、Css,max、AUC0-t、AUC0-∞、t1/2、CL、Vd、Vss、MRT、Rac | 每周期给药前、给药后0h;C1和C3给药后密集采血;末次给药后D90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 药效:T细胞和NK细胞与疗效的相关性探索 | C1和C3给药前和给药后不同时间点;末次给药后D28 | 有效性指标 | 
| 药效:细胞因子(TNFα、IL-1β、IFN-γ、IL-2、IL-4、IL-6、IL-8、IL-10和IL12P70) | C1和C3给药前和给药后不同时间点;末次给药后D28 |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 
| 生物标志物(例如4-1BB表达和肿瘤突变负荷[TMB]等) | C1给药前;末次给药后28天 | 有效性指标 | 
数据安全监察委员会(DMC)
                                
                                    无                                
                                为受试者购买试验伤害保险
                                
                                    有                                
                            研究者信息
| 姓名 | 学位 | 职称 | 电话 | 邮政地址 | 邮编 | 单位名称 | |
|---|---|---|---|---|---|---|---|
| 刘天舒 | 医学博士 | 主任医师 | 13681973996 | liu.tianshu@zs-hospital.sh.cn | 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180号 | 200032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各参加机构信息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 | 地区 | 城市 | 
|---|---|---|---|---|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 龚亚斌 | 中国 | 上海市 | 上海市 | 
| 树兰(杭州)医院 | 牟海波 | 中国 | 浙江省 | 杭州市 | 
| 上海第六人民医院 | 赵晖 | 中国 | 上海市 | 上海市 |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 郑磊贞 | 中国 | 上海市 | 上海市 | 
|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 湛先保 | 中国 | 上海市 | 上海市 |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蒋海萍 | 中国 | 浙江省 | 杭州市 | 
伦理委员会信息
| 名称 | 审查结论 | 审查日期 | 
|---|---|---|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0-08-12 |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20-12-10 | 
试验状态信息
试验状态
                                
                                    进行中-招募中                                
                                目标入组人数
                                国内: 81 ;
                                已入组例数
                                国内: 1 ;
                                实际入组总例数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国内:2021-03-03;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国内:2021-03-08;    
                                试验终止日期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临床试验结果摘要
| 版本号 | 版本日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