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 765179注射用粉末|进行中-尚未招募

登记号
CTR20244922
相关登记号
曾用名
药物类型
生物制品
临床申请受理号
企业选择不公示
适应症
一线PD-L1阳性转移性或不可治愈的复发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
试验通俗题目
一项在晚期癌症(实体瘤)患者中探索BI 765179单药治疗和与Ezabenlimab联合治疗以及在晚期头颈癌患者中探索BI 765179与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治疗的研究
试验专业题目
一项在晚期实体癌患者中评价BI 765179单药治疗和与ezabenlimab(BI 754091)联合治疗以及在一线PD-L1阳性转移性或不可治愈的复发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中评价BI 765179与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治疗的开放标签、I期剂量探索和扩展研究
试验方案编号
1463-0001
方案最近版本号
5.0
版本日期
2024-07-22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名称
联系人姓名
勃林格殷格翰临床试验信息公示组
联系人座机
021-52883966
联系人手机号
联系人Email
MEDCTIDgroup.CN@boehringer-ingelheim.com
联系人邮政地址
上海市-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1601号越洋广场29楼
联系人邮编
200040

临床试验信息

试验分类
安全性和有效性
试验分期
I期
试验目的
Ia期:本试验Ia期部分的主要目的是确定BI 765179单药治疗和与Ezabenlimab联合治疗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并确定扩展研究的推荐给药剂量(RDE),以便在晚期和/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中进一步开发联合治疗。 其他目的包括:评估BI 765179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表征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征;以及评估初步临床活性信号。 Ib期:本试验Ib期部分的主要目的是探索在PD-L1表达的转移性或不可治愈的复发性HNSCC患者中评估两种剂量BI 765179与帕博利珠单抗一线联合治疗的初步临床有效性。 其他目的包括:考察不同研究剂量BI 765179与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治疗的安全性、耐受性、PK和生物标志物;确定首选(优化)剂量用于进一步开发。还将探索患者报告结局指标(PROMs)。
随机化
随机化
盲法
开放
试验范围
国际多中心试验
设计类型
平行分组
年龄
18岁(最小年龄)至 无上限 (最大年龄)
性别
男+女
健康受试者
入选标准
  • Ia期 :经标准治疗无效或不适合标准治疗的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
  • Ia期 :预期FAP高表达、组织学分类如下的肿瘤: a.非小细胞肺癌胃癌、食管腺癌或鳞状细胞癌、尿路上皮膀胱癌 b.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c.皮肤恶性黑素瘤 d.皮肤鳞状细胞癌 e.肝细胞癌 f.胰腺腺癌 g.结肠直肠癌 h.恶性胸膜间皮瘤 i.宫颈鳞状细胞癌 j.卵巢癌 k.三阴性乳腺癌
  • Ia期 :签署知情同意书时至少18岁(在法定知情年龄超过18岁的国家,则为超过法定知情年龄)
  • Ia期 :在进入试验之前,依照ICH-GCP和当地法规要求在书面知情同意书(IC)上签署姓名和日期
  • Ia期 :根据改良RECIST v1.1,中枢神经系统(CNS)以外至少有一个可测量病灶
  • Ia期 :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能状态评分为0或1
  • Ia期 :具有充分的肝脏、骨髓和肾脏器官功能
  • Ia期 :男性或女性患者。有生育能力的女性(WOCBP) 和有生育能力的男性必须按照ICH M3(R2)的规定准备并且能够使用高效节育方法,即坚持正确使用情况下年失败率低于1%的避孕方法。必须在研究期间和研究药物末次给药后至少6个月内使用这些方法。符合这些标准的避孕方法参见患者须知
  • Ia期 :如果脑转移患者符合以下所有标准,则有资格参加本研究: a.脑转移已得到充分治疗,且研究者认为转移灶保持稳定 b.完成脑转移放疗或手术的时间在BI 765179首次给药前至少2周 c.患者停用类固醇至少7天(如果在过去4周内按照稳定剂量接受治疗,则允许使用生理剂量类固醇) d.患者停用抗癫痫药至少7天
  • Ia期 :仅回填队列: a.患者同意并签署IC,同意提供必需的治疗前和治疗期间新鲜肿瘤活检样本 b.至少一个病灶(并非CNS以外的可评价靶病灶[根据RECIST v1.1定义])可用于强制性的配对治疗前和治疗期间活检
  • Ib期: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为转移性或不可治愈的复发性HNSCC
  • Ib期:既往在转移性或不可治愈的复发性疾病背景下未接受过全身治疗
  • Ib期:肿瘤原发部位为口咽、口腔、下咽或喉
  • Ib期:签署知情同意书时至少18岁(在法定知情年龄超过18岁的国家,则为超过法定知情年龄)
  • Ib期:在进入试验之前,依照ICH-GCP和当地法规要求在书面知情同意书上签署姓名和日期
排除标准
  • Ia期:目前正参与另一项医疗器械或药物试验。
  • Ia期:过去2年内在本试验中接受治疗的恶性肿瘤之外的既往或伴随恶性肿瘤,以下情况除外: a. 经过有效治疗的非黑色素瘤皮肤癌 b. 经过有效治疗的宫颈原位癌 c. 经过有效治疗的乳腺导管原位癌 d. 认为通过‘局部治疗’治愈的其他经过有效治疗的恶性肿瘤
  • Ia期:既往接受过靶向CD137的药物治疗
  • Ia期:已知的软脑膜疾病或病变引起的脊髓压迫
  • Ia期:研究者认为,无法安全中断抗凝治疗,万一医学上需要(例如,活检)
  • Ia期:既往治疗出现未降至≤CTCAE 1级的持续性毒性(脱发、CTCAE 2级神经病、乏力/疲乏或可通过替代疗法控制的2级内分泌病除外)
  • Ia期:患者被诊断为免疫缺陷
  • Ia期:BI 765179首次给药前14天内使用过免疫抑制药物。该标准的例外情况包括: a.使用鼻用、吸入或局部皮质类固醇、局部类固醇注射(例如,关节内注射) b.生理剂量的全身性皮质类固醇(≤10 mg/天泼尼松或等效药物) c.皮质类固醇的生理替代剂量
  • Ib期:适合以治愈为目的而进行局部治疗的疾病
  • Ib期:受试者的肿瘤原发部位不得为鼻咽癌或鼻腔-鼻窦癌或唾液腺癌(任何组织学)
  • Ib期:目前正参与另一项医疗器械或药物试验
  • Ib期:预期寿命<3个月和/或疾病迅速进展
  • Ib期:在随机分组前2年内诊断出其他恶性肿瘤和/或因其他恶性肿瘤经过治疗,但已治愈的皮肤基底细胞癌、皮肤鳞状细胞癌和/或已治愈性切除的宫颈原位癌和/或乳腺原位癌除外

试验分组

试验药
名称 用法
中文通用名:BI 765179注射用粉末
剂型:注射剂
对照药
名称 用法

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
指标 评价时间 终点指标选择
Ia期:MTD定义为MTD评估期间真实DLT率≥33%的风险低于25%的最高剂量。将根据MTD评价期间出现DLT的患者的数量评估MTD,根据CTCAE 5.0版进行分级。 直至第21天(第一个治疗周期结束) 安全性指标
Ia期:MTD评价期间DLT发生情况 直至第21天(第一个治疗周期结束) 安全性指标
Ib期:客观缓解,定义为从治疗开始至疾病进展、死亡或开始后续抗癌治疗前的末次可评价肿瘤评估、失访或撤回知情同意期间由研究者根据RECIST v1.1评估的最佳总体缓解经确认完全缓解或经确认部分缓解 最长2年 有效性指标
次要终点指标
指标 评价时间 终点指标选择
Ia期:治疗期间DLT发生情况(每组) 最长36个月 安全性指标
Ia期:在两个治疗组,BI765179首次给药和多次给药后,评价BI765179的以下PK参数:Cmax;AUC0-504 直至第21天(第一个治疗周期结束)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Ib期:治疗期间AE发生情况(使用NCI CTCAE v5) 最长2年 安全性指标
Ib期:治疗期间SAE发生情况 最长2年 安全性指标
Ib期:研究者根据iRECIST评估的OR,OR定义为最佳总体缓解iCR和iPR,而最佳总体缓解为研究药物首次给药至治疗结束期间记录的最佳时间点缓解 最长2年 有效性指标
Ib期:根据RECIST v1.1评估的缓解持续时间(DoR),定义为发生OR的患者中首次记录到CR或PR至PD或死亡(以先发生者为准)的时间 最长2年 有效性指标
Ib期:根据iRECIST评估的DoR,定义为发生OR(iCR,iPR)的患者中首次记录到iCR或iPR至iUPD或死亡(以先发生者为准)的时间 最长2年 有效性指标
Ib期:研究者根据RECIST v1.1评估的所有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定义为首次治疗给药至肿瘤进展或全因死亡(以先发生者为准)的时间。 最长2年 有效性指标
Ib期:研究者根据iRECIST评估的所有患者的PFS,定义为研究药物首次给药至iUPD第一天(前提是iCPD是下一个时间点的缓解评估,即在下一次肿瘤评估中确认进展)或全因死亡(以先发生者为准)的时间 最长2年 有效性指标
Ib期:14周时的PFS率,定义为首次治疗后至少14周内存活且无进展的患者的比例。 最长2年 有效性指标
Ib期:总生存期(OS),定义为首次治疗给药至全因死亡的时间 最长2年 有效性指标
Ib期:12个月时的OS率,定义为OS ≥12个月(首次治疗之日计起)的患者的比例 最长2年 有效性指标
Ia期:血浆中BI 765179在统一给药间隔0-504 h内分析物的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504) 直至第21天(第一个治疗周期结束)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数据安全监察委员会(DMC)
为受试者购买试验伤害保险

研究者信息

姓名 学位 职称 电话 Email 邮政地址 邮编 单位名称
郭晔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021-38804518 pattrickguo@gmail.com 上海市-上海市-浦东新区云台路1800号 200123 上海市东方医院

各参加机构信息

机构名称 (主要)研究者 国家 地区 城市
上海市东方医院 郭晔 中国 上海市 上海市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杨坤禹 中国 湖北省 武汉市
福建省肿瘤医院 邱素芳 中国 福建省 福州市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江浩 中国 安徽省 蚌埠市
Kinghorn Cancer Centre Jia Liu 澳大利亚 New South Wales Darlinghurst
Austin Hospital Alesha Thai 澳大利亚 Victoria Heidelberg
Townsville Hospital Jun Keng Kong 澳大利亚 Queensland Douglas
Border Cancer Hospital Brett Hamilton 澳大利亚 New South Wales Albury
Brussels - UNIV Saint-Luc Jean Pascal Machiels 比利时 NA Bruxelles
Edegem - UNIV UZ Antwerpen Marika Rasschaert 比利时 NA Edegem
Kortrijk - HOSP AZ Groeninge (campus loofstraat) Philip Debruyne 比利时 NA Kortrijk
Beneficencia Portuguesa - Real e Benemerita Associacao Portuguesa de Beneficencia Lucas Vieira dos Santos 巴西 Estado de Sao Paulo Sao Paulo
Hospital Sirio Libanes-Sao Paulo-68088 Guilherme Harada 巴西 Estado de Sao Paulo Sao Paulo
ICESP - Instituto do Cancer do Estado de Sao Paulo Milena Mak 巴西 Estado de Sao Paulo Sao Paulo
Masaryk Memorial Cancer Institute Peter Grell 捷克 NA Brno
Universitatsklinikum Freiburg Justyna Rawluk 德国 NA Freiburg
Klinikum Stuttgart Dennis Hahn 德国 NA Stuttgart
Martin-Luther-Universitat Halle-Wittenberg Christine Dierks 德国 NA Halle (Saale)
Hospital Vall d'Hebron-Barcelona-47683 Elena Garralda 西班牙 Barcelona Barcelona
Clinica Universidad de Navarra Ignacio Melero 西班牙 Navarra Pamplona
Hospital Germans Trias i Pujol Maria Ochoa de Olza Amat 西班牙 Barcelona Badalona
Hospital Clinico San Carlos Santiago Cabezas 西班牙 Madrid Madrid
CTR Georges-Francois Leclerc Francois Ghiringhelli 法国 NA Dijon
INS Cancerologie Ouest Saint-Herblain Frederic Rolland 法国 NA Saint-Herblain
HOP Saint-Andre Amaury Daste 法国 NA Bordeaux
Sourasky Medical Center Inbar Finkel 以色列 NA Tel Aviv
Shaare-Zedek Medical Center, Oncology Institute Noam Asna 以色列 NA Jerusalem
Istituto Nazionale IRCCS Tumori Fondazione Pascale Paolo Ascierto 意大利 Campania Napoli
National Cancer Center Hospital East Toshihiko Doi 日本 NA Chiba, Kashiwa
Aichi Cancer Center Hospital Nobuhiro Hanai 日本 NA Aichi, Nagoya
Osaka Inter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Takashi Fujii 日本 NA Osaka, Osaka
Kanagawa Cancer Center Madoka Furukawa 日本 NA Kanagawa, Yokohama
Gachon University Gil Medical Center Joo-Hwan Park 大韩民国 NA Incheon
CHA Bundang Medical Center Joo-Hang Kim 大韩民国 NA Seongnam
Asan Medical Center Sung Bae Kim 大韩民国 NA Seoul
Instituto Nacional de Cancerologia Miguel Alvarez Avitia 墨西哥 Ciudad de Mexico Mexico
Investigacion Biomedica para el Desarrollo de Farmacos, S.A. de C.V. Emilio Murillo Ramirez 墨西哥 Jalisco - Guadalajara Zapopan
ARKE SMO S.A. de C.V Eleazar Macedo Perez 墨西哥 Ciudad de Mexico Ciudad de Mexico
Centro Oncologico Internacional Juan Matus Santos 墨西哥 Ciudad de Mexico Ciudad de Mexico
VU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Willemien Menke-van der Houven 荷兰 NA Amsterdam
Erasmus Medisch Centrum-ROTTERDAM-50697 Ferry Eskens 荷兰 NA ROTTERDAM
University of Arizona Ricklie Julian 美利坚合众国 Arizona Tucson
East Carolina University Darla Liles 美利坚合众国 North Carolina Greenville
NEXT Oncology-San Antonio-65273 David Sommerhalder 美利坚合众国 Texas San Antonio
Beverly Hills Cancer Center Afshin Gabayan 美利坚合众国 California Beverly Hills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Sumita Trivedi 美利坚合众国 North Carolina Chapel Hill
Avera Cancer Institute Benjamin Solomon 美利坚合众国 South Dakota Sioux Falls

伦理委员会信息

名称 审查结论 审查日期
上海市东方医院药物/器械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24-09-24
上海市东方医院药物/器械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24-11-12
上海市东方医院药物/器械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24-12-16

试验状态信息

试验状态
进行中-尚未招募
目标入组人数
国内: 10 ; 国际: 160 ;
已入组例数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国际: 70 ;
实际入组总例数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国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国际:2021-10-18;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国际:2021-11-02;
试验终止日期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国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临床试验结果摘要

版本号 版本日期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