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记号
                                CTR20140154
                                相关登记号
                                CTR20132389;
                                曾用名
                                
                                药物类型
                                
                                    化学药物                                
                                临床申请受理号
                                企业选择不公示
                                适应症
                                本品临床用于成人精神分裂症的急性治疗。
                                试验通俗题目
                                伊潘立酮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试验
                                试验专业题目
                                伊潘立酮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利培酮片平行对照临床试验
                                试验方案编号
                                版本号:2.0,版本日期:2013年11月8日
                                方案最近版本号
                                
                                版本日期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企业选择不公示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名称
                                
                                联系人姓名
                                傅麟勇
                                联系人座机
                                13601900897
                                联系人手机号
                                
                                联系人Email
                                jokerfly@163.com
                                联系人邮政地址
                                上海市外青松公路446号
                                联系人邮编
                                201806
                            临床试验信息
试验分类
                                
                                    安全性和有效性                                
                                试验分期
                                
                                    II期                                
                                试验目的
                                以利培酮片为对照,评价伊潘立酮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随机化
                                
                                    随机化                                
                                盲法
                                
                                    双盲                                
                                试验范围
                                
                                    国内试验                                
                                设计类型
                                
                                    平行分组                                
                                年龄
                                18岁(最小年龄)至
										65岁(最大年龄)
                                性别
                                男+女
                                健康受试者
                                
                                    无                                
                                入选标准
                                - 18~65岁,性别不限;
 - 18<体重指数(BMI)<35 [BMI = 体重(kg)÷ 身高2(m2)]
 - 按照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标准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 CGI-S≥4
 - 受试者和/或法定监护人充分知晓并理解本试验的研究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法定监护人必须签署)。
 
排除标准
                                - 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妊娠试验阳性的育龄期妇女;男、女受试者未采取有效避孕措施或在开始试验后3个月内有生育计划;
 - 有明显的脑损伤或昏迷持续24小时;
 - 智力迟钝(中到重度);
 - 目前存在伤害自己和伤害他人的紧急风险;
 - 有严重的或不稳定的心血管、肝脏、肾脏、血液、内分泌疾病,或可能干扰试验评估的疾病;
 - 有抗精神病药物恶性综合征(NMS)病史 [僵直、高烧、肌酸磷酸激酶(CPK)水平高于正常值上限的2倍];
 - 有癫痫史(儿童发热惊厥史除外);
 - 有脑器质性疾病史或合并症如帕金森症;
 - 有恶性肿瘤病史或合并症;
 - 有需要外科治疗的阴茎持续勃起症病史;
 - 最近1年内诊断酒精或药物依赖;最近6个月内诊断中毒性精神病;临床表现不能与应用娱乐性毒品或酒精后的表现区分开;
 - 谷丙转氨酶或谷草转氨酶>正常值范围上限2倍;尿素氮或肌酐>正常值范围上限1.5倍;
 - 对苯并异噁唑或苯丁酮化学相关的药物过敏;
 - 最近2年内使用2种(或2种以上)抗精神病药足量足疗程治疗之后,精神症状没有明显改善;
 - 足量足疗程的利培酮治疗后疗效不佳;
 - 筛选期应用注射用长效抗精神病药;基线前3个月内系统应用过氯氮平;基线前应用过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和心境稳定剂且未经过清洗;
 - 基线前3个月内进行过电休克治疗;
 - 试验中可能需要持续应用其他精神类药物(包括抗抑郁药和心境稳定剂);
 - 临床试验开始前3个月内参加过其他药物或器械临床试验;
 - 研究者认为不适合参加试验的其他情况。
 
试验分组
试验药
                                | 名称 | 用法 | 
|---|---|
| 
                                                 
													中文通用名:伊潘立酮片(1mg) 
                                             | 
                                            
                                                 
													 用法用量:片剂;规格1mg;口服,一天二次,疗程6周。第1-14天为剂量调整期,第1-6天逐级递增给药,第7-14天根据受试者的疗效和耐受性,将剂量逐级调整为12-24mg/天;第3周-第6周为剂量稳定期,按医嘱确定剂量持续治疗,剂量范围为12-24mg/天。 
                                             | 
                                        
| 
                                                 
													中文通用名:伊潘立酮片(4mg) 
                                             | 
                                            
                                                 
													 用法用量:片剂;规格4mg;口服,一天二次,疗程6周。第1-14天为剂量调整期,第1-6天逐级递增给药,第7-14天根据受试者的疗效和耐受性,将剂量逐级调整为12-24mg/天;第3周-第6周为剂量稳定期,按医嘱确定剂量持续治疗,剂量范围为12-24mg/天。 
                                             | 
                                        
| 
                                                 
													中文通用名:伊潘立酮片(6mg) 
                                             | 
                                            
                                                 
													 用法用量:片剂;规格6mg;口服,一天二次,疗程6周。第1-14天为剂量调整期,第1-6天逐级递增给药,第7-14天根据受试者的疗效和耐受性,将剂量逐级调整为12-24mg/天;第3周-第6周为剂量稳定期,按医嘱确定剂量持续治疗,剂量范围为12-24mg/天。 
                                             | 
                                        
| 
                                                 
													中文通用名:利培酮模拟片 (模拟1mg) 
                                             | 
                                            
                                                 
													 用法用量:片剂;安慰剂;口服,一天二次,按设盲需要,用法与1mg利培酮片一致。 
                                             | 
                                        
对照药
                                | 名称 | 用法 | 
|---|---|
| 
                                                 
													中文通用名:利培酮片(1mg) 
                                             | 
                                            
                                                 
													 用法用量:片剂;规格1mg;口服,一天二次,疗程6周。第1-14天为剂量调整期,第1-6天逐级递增给药,第7-14天根据受试者的疗效和耐受性,将剂量逐级调整为3-6mg/天;第3周-第6周为剂量稳定期,按医嘱确定剂量持续治疗,剂量范围为3-6mg/天。 
                                             | 
                                        
| 
                                                 
													中文通用名:伊潘立酮模拟片(1mg) 
                                             | 
                                            
                                                 
													 用法用量:片剂;安慰剂;口服,一天二次,按设盲需要,用法与1mg伊潘立酮片一致。 
                                             | 
                                        
| 
                                                 
													中文通用名:伊潘立酮模拟片(4mg) 
                                             | 
                                            
                                                 
													 用法用量:片剂;安慰剂;口服,一天二次,按设盲需要,用法与4mg伊潘立酮片一致。 
                                             | 
                                        
| 
                                                 
													中文通用名:伊潘立酮模拟片(6mg) 
                                             | 
                                            
                                                 
													 用法用量:片剂;安慰剂;口服,一天二次,按设盲需要,用法与6mg伊潘立酮片一致。 
                                             | 
                                        
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
| 与基线相比,治疗后6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总分(PANSS-T)变化。 | 6周 | 有效性指标 | 
次要终点指标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
| 治疗后6周有效率(有效定义为PANSS-T相对于基线降分≥50%); | 6周 | 有效性指标 | 
| 与基线相比,治疗后1、2、4周PANSS-T变化; | 1周、2周、4周; | 有效性指标 | 
| 与基线相比,治疗后1、2、4、6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PANSS阳性量表(PANSS-P)、PANSS阴性量表(PANSS-N)、PANSS一般精神病理量表(PANSS-GP)、临床总体印象严重度(CGI-S)、临床总体印象改善度(CGI-I)评分变化。 | 1周、2周、4周、6周; | 有效性指标 | 
| 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 治疗全程 | 安全性指标 | 
| 锥体外系症状(EPS)严重程度,通过锥体外系症状评定量表(ESRS)的变化值进行评定 | 治疗全程 | 安全性指标 | 
| 生命体征和体格检查 | 治疗全程 | 安全性指标 | 
| 体重 | 治疗全程 | 安全性指标 | 
| 心电图 | 筛选期、访视3、访视4 | 安全性指标 | 
| 实验室检查 | 筛选期、访视3、访视4 | 安全性指标 | 
数据安全监察委员会(DMC)
                                
                                    无                                
                                为受试者购买试验伤害保险
                                
                                    无                                
                            研究者信息
| 姓名 | 学位 | 职称 | 电话 | 邮政地址 | 邮编 | 单位名称 | |
|---|---|---|---|---|---|---|---|
| 赵靖平 | 教授 | 13808465728 | zhaojingpingcsu@163.com | 湖南省长沙市人民中路139号 | 410011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各参加机构信息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 | 地区 | 城市 | 
|---|---|---|---|---|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赵靖平 | 中国 | 湖南 | 长沙 | 
| 北京回龙观医院 | 谭云龙 | 中国 | 北京 | 北京 |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胡 建 | 中国 | 黑龙江 | 哈尔滨 | 
| 河南省精神病医院 | 张瑞岭 | 中国 | 河南省 | 新乡市 |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许秀峰 | 中国 | 云南 | 昆明 |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刘善明 | 中国 | 四川 | 成都 |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张克让 | 中国 | 山西 | 太原 | 
|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 房茂胜 | 中国 | 湖北 | 武汉 | 
| 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 | 周振和 | 中国 | 江苏 | 无锡 | 
|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 | 师建国 | 中国 | 陕西 | 西安 | 
| 第四军医大学卫生统计教研室 | 夏结来 | 中国 | 陕西省 | 西安 | 
伦理委员会信息
| 名称 | 审查结论 | 审查日期 | 
|---|---|---|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3-12-04 | 
试验状态信息
试验状态
                                
                                    已完成                                
                                目标入组人数
                                国内: 276 人;
                                已入组例数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实际入组总例数
                                国内: 263 人 ;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国内:2014-02-22;    
                                试验终止日期
                                国内:2015-07-28;    
                            临床试验结果摘要
| 版本号 | 版本日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