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记号
                                CTR20160153
                                相关登记号
                                JXSL1400024
                                曾用名
                                
                                药物类型
                                
                                    生物制品                                
                                临床申请受理号
                                企业选择不公示
                                适应症
                                伴有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原发性高脂血症或混合性血脂异常
                                试验通俗题目
                                评估BOCO的3期、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平行组研究
                                试验专业题目
                                在亚洲受试者中评估BOCO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的3期、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平行组研究
                                试验方案编号
                                B1481047
                                方案最近版本号
                                
                                版本日期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企业选择不公示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名称
                                
                                联系人姓名
                                蓝科
                                联系人座机
                                021-6043 2686
                                联系人手机号
                                
                                联系人Email
                                ke.lan@pfizer.com
                                联系人邮政地址
                                上海市南京西路1168号中信泰富广场8楼
                                联系人邮编
                                200041
                            临床试验信息
试验分类
                                
                                    生物等效性试验/生物利用度试验                                
                                试验分期
                                
                                    III期                                
                                试验目的
                                证实在接受最大耐受剂量他汀类治疗并且LDL-C >=70 mg/dL (1.81 mmol/L)的有高或极高风险心血管(CV)事件的原发性高脂血症或混合性血脂异常受试者中bococizumab 150mg Q2wks经SC途径给药的降LDL-C作用优于安慰剂
                                随机化
                                
                                    随机化                                
                                盲法
                                
                                    双盲                                
                                试验范围
                                
                                    国际多中心试验                                
                                设计类型
                                
                                    平行分组                                
                                年龄
                                18岁(最小年龄)至
										99岁(最大年龄)
                                性别
                                男+女
                                健康受试者
                                
                                    无                                
                                入选标准
                                - 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注明日期,表明其(或其法定代表)对研究中的所有相关方面知情。
 - 愿意并且能够依从计划访视、治疗计划、实验室检查和其他研究步骤的受试者。
 - 年龄>=18岁的男性和女性。
 - 患原发性高脂血症或混合性血脂异常。
 - 受试者需接受稳定日剂量的他汀类治疗,其中阿托伐他汀>=40mg、瑞舒伐他汀治疗?20mg或辛伐他汀?40mg,日最大治疗剂量不超出当地批准的最高剂量水平。如果给予较低剂量,必须有记录显示受试者正在接受最大耐受剂量的上述他汀类药物;剂量不得低于阿托伐他汀20 mg、瑞舒伐他汀10 mg或辛伐他汀20 mg。 接受辛伐他汀80 mg治疗的受试者必须在筛查前已使用该剂量>1年。 所有受试者必须在筛查前使用稳定剂量至少4周。在筛查和随机化时应没有针对试验持续时间而调整他汀类药物剂量的计划。 必须给出记录到上述情况的源记录和病例报告表(CRF)。
 - 存在高或极高风险CV事件发生率的受试者,定义为: 已知CVD病史(基于以下任何一点): 冠心病(以下病症中的任意一种):急性心肌梗死病史、无症状性心肌梗死或心肌缺血证据、不稳定性心绞痛或稳定性心绞痛病史或者冠脉手术史(冠状动脉成形术或冠状动脉手术); 或 其他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以下病症中的任意一种):外周动脉疾病、腹主动脉瘤、颈动脉疾病(症状性[例如短暂缺血发作或颈动脉源性卒中]或血管造影或超声显示狭窄>50%)或者其他形式的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例如肾动脉疾病)。 或 2型或1型糖尿病,或 慢性肾疾病(CKD),定义为肾小球率过滤(GFR)(根据肾疾病膳食改良试验(MDRD)公式计算)在30至60 mL/min/1.73m2之间(含)。
 - 2次筛选访视时在接受他汀基础治疗的情况下脂质应满足如下标准: 受试者接受最高获准剂量的他汀类治疗(如上文第5点描述): 两次筛选访视时空腹LDL-C均>=70 mg/dL(1.81 mmol/L),并且随机分组7天之内的第二次筛选访视值不得低于或高于初始值的20%(如7.1章节所示)。 受试者未接受最高获准剂量的他汀类治疗(如上文第5点所述):两次筛选访视时空腹LDL-C均>=77 mg/dL(1.99 mmol/L),并且随机分组7天内的第二次筛选访视值不得低于或高于初始值的20%(如7.1章节所示)。 注:如果第二次筛选访视时空腹LDL-C低于或高于初始值的20%,则可在随机分组7天内重测一次;如果重测值在第二次筛选访视值的20%范围内(含),则受试者合格。 第二次筛选访视时所有受试者的空腹TG必须≤400 mg/dL(4.51 mmol/L)。
 - 具有生育能力的男性和女性受试者必须同意在整个研究期间以及分配治疗末次给药后至少63天使用高效的避孕方法。 无生育能力的女性受试者(即满足以下标准的至少一项): 有记录表明已行子宫切除术和/或双侧卵巢切除术; 医学确诊为卵巢衰竭,或; 绝经后状态,定义为:不因其它病理或生理原因造成的至少连续12个月停经;经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水平证实的绝经后状态。
 
排除标准
                                - 受试者是直接参与本试验实施的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在其他方面接受研究者监督的中心工作人员,或者受试者是直接参与本试验实施的辉瑞员工。
 - 在本研究开始前和/或参与研究期间,在1个月或5个半衰期内参与过有关研究用药的其他研究,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ETP)抑制剂试验除外,无论时间长短;或者在6个月内或5个半衰期内(取时间较长者)接受过生物制剂(研究者应参考受试者提供的关于另一项研究的文件,以确定研究性药物的半衰期)。如果已破盲且研究者知晓(有文件记录)受试者接受的是安慰剂,则他/她可入选本研究。
 - 既往接受bococizumab或其他研究性PCSK9抑制剂治疗的受试者。
 - 无法接受注射(自行注射或由家人、医疗助理或医护人员注射)的受试者。
 - 以往30天内心血管或脑血管事件或手术史(例如心肌梗死、卒中、短暂缺血发作、血管成形术)。
 - 充血性心衰,纽约心脏学会功能分级IV级或影像学测定左室射血分数<25%。
 - 任何一次筛选访视或随机分组时高血压控制不佳(定义为两次收缩压测量值均值大于160 mm Hg或两次舒张压测量值均值大于100mm Hg(即使在治疗情况下))。存在高血压并且在稳定剂量的降压药治疗下得到控制的受试者可以入选。门诊访视完成时或一个小时内可再测量一次血压(BP)以确认读数。
 - 任何出血性卒中或导致卒中的腔隙性脑梗死(在未出现临床卒中的情况下的大脑影像学检查可见腔隙性脑梗死不被排除)的既往史。导致出血性转化的缺血性卒中既往史不被排除。
 - 目前未经治疗的甲状腺功能低下或筛选时甲状腺刺激素(TSH)>1×正常上限(ULN)。经过治疗且控制情况良好的受试者应采用稳定剂量的甲状腺激素至少治疗6个月。
 - 根据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学手册(DSM)-IV标准,筛选前12个月内有当前酗酒或药物成瘾病史。筛选前12个月内使用任何娱乐性药物。
 - 过去5年内癌病史(除可通过切除消退的皮肤基底细胞癌或鳞状细胞癌外)。
 -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测阳性史。
 - 任何可能损害造血、肾、肝、肺、内分泌、中枢神经、免疫或消化系统(除非被研究者和/或申办者视作无临床意义)或混淆研究结果判读的疾病或状况。上述状况举例包括但不限于肾病综合征、不受控制的糖尿病、饮酒过度、胆汁淤积性肝病。
 - 使用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或辛伐他汀之外的他汀类,或使用红曲米。
 - 接受血浆置换或计划开始血浆置换。
 - 筛选6周内启用或改变非降脂处方药、植物药或补充剂(包括添加植物甾醇和甾烷醇的食物)治疗(例外:允许启用或改变用于一般健康目的的复合维生素使用)。允许短期用药治疗急性症状和接种疫苗(例如抗生素或抗过敏药)。
 - 筛选时接受全身皮质类固醇治疗(即口服、静脉内[IV]、肌内[IM]或关节内)的受试者。允许使用外用、吸入或眼用皮质类固醇。
 - 筛选时使用他汀类治疗时禁忌处方药物的受试者。此类药物参见他汀类产品说明书
 - 对任何治疗性或诊断性单克隆抗体(IgG蛋白)或由单克隆抗体组份组成分子(例如,含抗体Fc部分的Enbrel?或本身为Fab的Lucentis?)过敏或产生过敏样反应的病史。
 - 筛选时被研究者判断为具有临床意义的任何血液学值、临床化学、尿液分析或ECG异常,可能会影响受试者的安全性或干扰对研究结果的解释。
 -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核心抗体 (HBcAb)或丙型肝炎抗体检查阳性,提示当前或既往感染。注意:对于HbsAg检查阴性而HbcAb阳性的受试者,如果乙肝表面抗原的抗体(HbsAb或anti-HBsAg)为阳性,则认为该受试者有资格参加研究。
 - 筛选时肌酸激酶 (CK) >3.0×ULN。测量值>3.0×ULN的受试者,须在筛查期间复查一次,如果复查结果<3.0×ULN,则受试者有资格参加研究。
 - 筛选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2×ULN。
 - 筛选时直接胆红素>1.5×ULN。
 - 筛选时GFR <30 mL/min/1.73m2或接受透析。
 - 筛选时男性血红蛋白<12 g/dL(7.45 mmol/L)或女性<11 g/dL(6.83 mmol/L)。
 - 计划研究期间捐血。
 - 有其他严重的急性或慢性内科或精神疾病或者实验室异常,可能增加研究参与或研究性药物给药的相关风险,或者可能干扰研究结果的解释,而且研究者认为可能导致受试者不适合参加本研究。
 - 妊娠期女性受试者;哺乳期女性受试者;配偶怀孕的男性受试者;研究持续期间以及研究药物末次给药后63天内或更长时间内(根据化合物半衰期)不愿意或不能使用本方案中列出的高效避孕方法的育龄男性和女性。
 
试验分组
试验药
                                | 名称 | 用法 | 
|---|---|
| 
                                                 
													中文通用名:Bococizumab(PF-04950615)注射液 
                                             | 
                                            
                                                 
													 用法用量:剂型:预充式注射液;
规格:1) 100 mg/mL, 1.5 mL给药途径:腹壁皮下注射
用药频次:每2周注射一次或者每4周注射一次。
剂量: 一次150mg
用药时程:52周,期间接受26次SC注射,分别在第(-1/+4访视窗)1、15、29、43、57、71、85、99、113、127、141、155、169、183、197、211、225、239、253、267、281、295、309、323、337和351天。 
                                             | 
                                        
| 
                                                 
													中文通用名:Bococizumab(PF-04950615)注射液 
                                             | 
                                            
                                                 
													 用法用量:剂型:预充式注射液;
规格:100 mg/mL, 0.75 mL
给药途径:腹壁皮下注射
用药频次:每2周注射一次或者每4周注射一次。
剂量: 75mg
用药时程:52周,期间接受26次SC注射,分别在第(-1/+4访视窗)1、15、29、43、57、71、85、99、113、127、141、155、169、183、197、211、225、239、253、267、281、295、309、323、337和351天。 
                                             | 
                                        
对照药
                                | 名称 | 用法 | 
|---|---|
| 
                                                 
													中文通用名:安慰剂注射液(成分:组氨酸缓冲水溶液) 
                                             | 
                                            
                                                 
													 用法用量:剂型:预充式注射液;
规格: 100 mg/mL, 1.5 mL
给药途径:腹壁皮下注射
用药频次:每2周注射一次或者每4周注射一次。
剂量: 一次150mg
用药时程:52周,期间接受26次SC注射,分别在第(-1/+4访视窗)1、15、29、43、57、71、85、99、113、127、141、155、169、183、197、211、225、239、253、267、281、295、309、323、337和351天。 
                                             | 
                                        
| 
                                                 
													中文通用名:安慰剂注射液(成分:组氨酸缓冲水溶液) 
                                             | 
                                            
                                                 
													 用法用量:剂型:预充式注射液;
规格:100 mg/mL, 0.75 mL
给药途径:腹壁皮下注射
用药频次:每2周注射一次或者每4周注射一次。
剂量: 75mg
用药时程:52周,期间接受26次SC注射,分别在第(-1/+4访视窗)1、15、29、43、57、71、85、99、113、127、141、155、169、183、197、211、225、239、253、267、281、295、309、323、337和351天。 
                                             | 
                                        
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
| 空腹LDL-C相对基线百分比变化 | 第12周 | 有效性指标 | 
次要终点指标
                                | 指标 | 评价时间 | 终点指标选择 | 
|---|---|---|
| 空腹TC、ApoB和非HDL-C相对基线百分比变化 | 第12周 | 有效性指标 | 
| 原发性高脂血症受试者[随机分组前TG <200 mg/dL(2.26 mmol/L)]空腹LDL-C相对基线百分比变化 | 第12周 | 有效性指标 | 
| 原发性高脂血症受试者[随机分组前TG <200 mg/dL(2.26 mmol/L)]空腹LDL-C相对基线百分比变化 | 第12周 | 有效性指标 | 
| 空腹Lp(a)相对基线百分比变化; | 第12周 | 有效性指标 | 
| 空腹HDL-C相对基线百分比变化。 | 第12周 | 有效性指标 | 
| 空腹LDL-C相对基线百分比变化 | 第24周和第52周 | 有效性指标 | 
| 空腹LDL-C相对基线百分比变化[按TG临界值<或≥200 mg/dL(2.26 mmol/L)] | 第24周和第52周 | 有效性指标 | 
| 空腹TG、非HDL-C、ApoB、Lp(a)和HDL-C相对基线百分比变化 | 第24周和第52周 | 有效性指标 | 
| 空腹TG、ApoA-I、ApoA-II、VLDL-C相对基线百分比变化 | 第12周、第24周和第52周 | 有效性指标 | 
| 空腹LDL-C相对基线绝对变化[按TG临界值<或≥200 mg/dL(2.26 mmol/L)] | 第12周 | 有效性指标 | 
| 空腹LDL-C、TC、非HDL-C、Apo B、Lp(a)和HDL-C相对基线的绝对变化 | 第12周 | 有效性指标 | 
| 空腹TC/HDL-C比值和ApoB/ApoA-I比值相对基线绝对变化 | 第12周、第24周和第52周 | 有效性指标 | 
| 达到空腹LDL-C≤100 mg/dL(2.59 mmol/L)的受试者比例 | 第12周、第24周和第52周 | 有效性指标 | 
| 达到空腹LDL-C≤70 mg/dL(1.81 mmol/L)的受试者比例 | 第12周、第24周和第52周 | 有效性指标 | 
| 血浆bococizumab浓度 | 第12周、第24周、第48周和第52周 | 有效性指标 | 
| 不良事件(包括1型和3型超敏反应和注射部位反应) | 筛选2,随机,第4周、第8周、第11周、第12周、第24周、第36周、第48周、第52周、第58周 | 有效性指标 | 
| 抗药抗体的发生率 | 随机,第4周、第12周、第24周、第36周、第48周、第52周、第58周 | 有效性指标 | 
数据安全监察委员会(DMC)
                                
                                    有                                
                                为受试者购买试验伤害保险
                                
                                    有                                
                            研究者信息
| 姓名 | 学位 | 职称 | 电话 | 邮政地址 | 邮编 | 单位名称 | |
|---|---|---|---|---|---|---|---|
| 马长生 | 主任医师 | 010-64456145 | chshma@vip.sina.com | 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路2号 | 100029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各参加机构信息
| 机构名称 | (主要)研究者 | 国家 | 地区 | 城市 | 
|---|---|---|---|---|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马长生 | 中国 | 北京 | 北京 |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袁祖贻 | 中国 | 陕西 | 西安 |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史旭波 | 中国 | 北京 | 北京 |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郑泽琪 | 中国 | 江西 | 南昌 |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 李建军 | 中国 | 北京 | 北京 |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谢良地 | 中国 | 福建 | 福州 |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施海明 | 中国 | 上海 | 上海 |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董吁钢 | 中国 | 广东 | 广州 |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陈晓平 | 中国 | 四川 | 成都 |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周淑贤 | 中国 | 广东 | 广州 | 
| 海南省农垦三亚医院 | 林玲 | 中国 | 海南 | 三亚 | 
|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 薛莉 | 中国 | 宁夏 | 宁夏 | 
| 广东省人民医院 | 陈纪言 | 中国 | 广东 | 广州 |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傅国胜 | 中国 | 浙江 | 杭州 |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韩清华 | 中国 | 山西 | 太原 | 
|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 杨侃 | 中国 | 湖南 | 长沙 | 
| 黄冈市中心医院 | 徐成胜 | 中国 | 湖北 | 黄冈 | 
|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 冯毅 | 中国 | 江苏 | 南京 | 
| 江苏省人民医院 | 孔详清 | 中国 | 江苏 | 南京 | 
| 上海同济医院 | 刘学波 | 中国 | 上海 | 上海 | 
| 天津市人民医院 | 姚朱华 | 中国 | 天津 | 天津 |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彭道泉 | 中国 | 湖南 | 长沙 | 
| 上海市东方医院 | 李莹 | 中国 | 上海 | 上海 | 
|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陶贵周 | 中国 | 辽宁 | 锦州 | 
| 丽水市人民医院 | 梅益斌 | 中国 | 浙江 | 丽水 | 
| 东莞市人民医院 | 叶健烽 | 中国 | 广东 | 东莞 |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张爱东 | 中国 | 广东 | 广州 | 
| 青岛市市立医院 | 邵一兵 | 中国 | 山东 | 青岛 | 
| 海南省人民医院 | 马建林 | 中国 | 海南 | 海口 | 
| 浙江省台州医院 | 江建军 | 中国 | 浙江 | 台州 | 
| 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 | 王宏保 | 中国 | 上海 | 上海 |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李东野 | 中国 | 江苏 | 徐州 | 
| 济南市中心医院 | 苏国海 | 中国 | 山东 | 济南 | 
|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 周全 | 中国 | 湖南 | 常德 | 
| 湘潭市中心医院 | 唐利龙 | 中国 | 湖南 | 湘潭 | 
| 浙江省人民医院 | 屈百鸣 | 中国 | 浙江 | 杭州 | 
|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黄石安 | 中国 | 广东 | 湛江 |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张国刚 | 中国 | 湖南 | 长沙 |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王长谦 | 中国 | 上海 | 上海 | 
|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 王琦武 | 中国 | 广西 | 南宁 | 
| 宁波市第二医院 | 李恒栋 | 中国 | 浙江 | 宁波 | 
| 南昌市第一医院 | 邓幼清 | 中国 | 江西 | 南昌 | 
|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 王新 | 中国 | 江苏 | 常州 |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杨金奎 | 中国 | 北京 | 北京 | 
| 成都军区总医院 | 李德 | 中国 | 四川 | 成都 |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沈爱东 | 中国 | 北京 | 北京 | 
|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 袁国跃 | 中国 | 江苏 | 镇江 | 
|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 李丽 | 中国 | 广东 | 广州 |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施秉银 | 中国 | 陕西 | 西安 | 
| Hospital Raja Permaisuri Bainun | Abdullah Ramaiah Asri Ranga | 马来西亚 | Perak | Ipoh | 
| Hospital Seberang Jaya | Ch'ng Alan Swee Hock | 马来西亚 | Pulau Pinang | Seberang Jaya | 
| Hospital Melaka | Gan Chye Lee | 马来西亚 | Melaka | Melaka | 
| University Malaya Medical Centre | Sridhar Ganiga Srinivasaiah | 马来西亚 | Kuala Lumpur | Kuala Lumpur | 
| Hospital Raja Perempuan Zainab II | Yahaya Norhayati | 马来西亚 | Kelantan | Kota Bharu | 
| Hospital Queen Elizabeth II | Liew Houng Bang | 马来西亚 | Sabah | Kota Kinabalu | 
| Hospital Sultanah Bahiyah | Abu Hassan Muhammad Radzi | 马来西亚 | Kedah | Alor Setar | 
| St. Paul's Hospital | Tirador Louie | 菲律宾 | NA | Iloilo | 
| Mary Mediatrix Medical Center | Rosita Romulo | 菲律宾 | NA | Batangas | 
| Cardinal Santos Medical Center | Santos Ma. Lourdes Ella | 菲律宾 | NA | San Juan | 
| St. Luke's Medical Center | Rogelio Gregorio | 菲律宾 | NA | Quezon City | 
| Baguio General Hospital and Medical Center | Go Angelita | 菲律宾 | NA | Baguio City | 
| Angeles University Foundation Medical Center | Jocson Gabriel III | 菲律宾 | NA | Angeles City, Pampanga | 
| Maharaj Nakorn Chiang Mai Hospital | Kuanprasert Srun | 泰国 | Chiang Mai | Muang | 
| King Chulalongkorn Memorial Hospital | Srimahachota Suphot | 泰国 | Bangkok | Patumwan | 
| Phramongkutklao Hospital | Boonyavarakul Apussanee | 泰国 | Bangkok | Rajathevee | 
| Ramathibodi Hospital | Yamwong Sukit | 泰国 | Bangkok | Ratchathewi | 
| Taipei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 | Chiang Chern-En | 中国 | NA | Taipei | 
|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Hospital | Tsai Wei-Chuan | 中国 | NA | Tainan | 
|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 | Wang Tzung-Dau | 中国 | NA | Taipei | 
| Chi Mei Medical Center | Chiang Chun-Yen | 中国 | NA | Tainan City | 
| Changhua Christian Hospital | Tu Shih-Te | 中国 | NA | Changhua | 
伦理委员会信息
| 名称 | 审查结论 | 审查日期 | 
|---|---|---|
| 北京安贞医院临床研究伦理委员会 | 同意 | 2016-05-31 | 
试验状态信息
试验状态
                                
                                    主动暂停                                
                                目标入组人数
                                国内: 600 人;
											国际: 750 人;
                                已入组例数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国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实际入组总例数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国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国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国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试验终止日期
                                国内:2016-11-01;    
										国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临床试验结果摘要
| 版本号 | 版本日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