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瘘熏洗颗粒 |进行中-招募中

登记号
CTR20251010
相关登记号
曾用名
药物类型
中药/天然药物
临床申请受理号
企业选择不公示
适应症
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疼痛、水肿)
试验通俗题目
痔瘘熏洗颗粒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疼痛、水肿)的Ⅱ期临床研究
试验专业题目
痔瘘熏洗颗粒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疼痛、水肿)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
试验方案编号
ZLXXKL-20241011
方案最近版本号
1.0
版本日期
2024-12-10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名称
联系人姓名
杜真辉
联系人座机
0523-88851158
联系人手机号
18852649104
联系人Email
duzh@suzhongyy.com
联系人邮政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新锦湖路3
联系人邮编
210000

临床试验信息

试验分类
安全性和有效性
试验分期
II期
试验目的
初步评价痔瘘熏洗颗粒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疼痛、水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随机化
随机化
盲法
双盲
试验范围
国内试验
设计类型
平行分组
年龄
18岁(最小年龄)至 65岁(最大年龄)
性别
男+女
健康受试者
入选标准
  • 临床诊断为混合痔(内痔为III~IV度)患者,需要或拟入组当天已行腰麻下行外剥内扎/外剥内套术的患者
  • 术中切口数量≥3个
  • 年龄在18-65岁之间(含边界值),性别不限,女性患者需经期结束后安排手术
  • 首次用药前肛周疼痛VAS评分(静息状态下)>3分
  • 意识清楚,自愿配合痔术后并发症治疗,能配合检查和坚持治疗,签署进入研究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
  • 合并肛裂、肛瘘、肛周脓肿、尖锐湿疣等肛周疾病或有先天性肛门疾病、疑似肛门直肠肿瘤(直肠指检可触及新生物)的患者
  • 过敏体质(对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物或药物过敏者),和/或对试验用药物已知成分过敏
  • 既往脓血便等炎症性肠病相关病史,肛门镜检查有黏膜充血、糜烂、溃疡等炎症性肠病表现并结合病史可诊断为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
  • 妊娠期妇女或哺乳期妇女,生育年龄的受试者(包括有生育潜能的女性伴侣且不愿采取有效避孕措施的男性受试者)从筛选期到停药后3个月内有妊娠计划或不愿采取有效避孕措施者
  • 免疫缺陷患者(如:恶性肿瘤患者、器官或骨髓移植者、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导致免疫功能减退状态),传染性肝病且存在肝功能异常的患者
  • 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肝病(ALT或AST≥2倍正常参考上限,总胆红素≥1.5倍正常参考上限)、肾脏疾病(血清肌酐超出正常值范围,且研究者判定异常有临床意义者)、凝血功能异常等疾病者
  • 酗酒和/或精神活性物质,药物滥用者和依赖者
  • 近3个月内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
  • 研究者认为依从性差,或具有任何不宜参加此项试验因素的受试者

试验分组

试验药
名称 用法
中文通用名:痔瘘熏洗颗粒
剂型:颗粒剂
对照药
名称 用法
中文通用名:痔瘘熏洗颗粒安慰剂
剂型:颗粒剂
中文通用名:痔瘘熏洗颗粒安慰剂
剂型:颗粒剂

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
指标 评价时间 终点指标选择
首次因排便所需要熏洗的熏洗后即刻、熏洗后30分钟、熏洗后1小时疼痛VAS评分较熏洗前(排便后)的变化 熏洗后即刻、熏洗后30分钟、熏洗后1小时 有效性指标
肛周疼痛(排便引发疼痛)消失时间。 排便引发疼痛:排便后肛周疼痛VAS评分。 NA 有效性指标
每天肛周疼痛(排便引发疼痛)VAS评分的变化 每天 有效性指标
术后3天内止痛起效的患者比例 止痛起效:排便引发疼痛VAS评分降低至首次排便引发疼痛VAS评分的1/2 术后第3天 有效性指标
每天肛周疼痛(静息痛/活动痛)VAS评分的变化 每天 有效性指标
肛周疼痛(静息痛/活动痛)消失时间; 肛周疼痛(静息痛/活动痛)VAS评分=0,且后续均为0分 NA 有效性指标
各个访视肛周水肿评分较基线的变化; 水肿评分标准:无水肿(0分);轻度隆起,皮纹存在(1分);中度隆起,皮纹不明显(2分);重度隆起,皮纹消失,皮肤发亮(3分) 各个访视 有效性指标
肛周水肿消失时间(肛周水肿评分为0) NA 有效性指标
各个访视肛周水肿消失的患者比例(肛周水肿评分为0) 各个访视点 有效性指标
访视3、访视4、访视5的创面愈合受试者比例; 创面愈合标准:无明显疼痛、水肿,疤痕软化、颜色接近周围正常组织。 访视3、访视4、访视5 有效性指标
创面愈合时间 NA 有效性指标
各个访视出血评分较基线的变化; 各个访视 有效性指标
肛周出血消失时间 NA 有效性指标
各个访视患者舒适度评分GCQ量表评分(每日第一次熏洗后评分)较基线的变化 各个访视 有效性指标
各个访视止痛药物使用次数 各个访视 有效性指标
次要终点指标
指标 评价时间 终点指标选择
数据安全监察委员会(DMC)
为受试者购买试验伤害保险

研究者信息

姓名 学位 职称 电话 Email 邮政地址 邮编 单位名称
杨巍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13917198396 yangweiyishi@163.com 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浦东新区张衡路528号 200135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各参加机构信息

机构名称 (主要)研究者 国家 地区 城市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杨巍 中国 上海市 上海市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王琛 中国 上海市 上海市
南京市中医院 刘飞 中国 江苏省 南京市
泰州市中医医院 谷云飞 中国 江苏省 泰州市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胡响当 中国 湖南省 长沙市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何剑平 中国 广东省 广州市
无锡市中医院 毛龙飞 中国 江苏省 无锡市
湖北省中医院 林爱珍 中国 湖北省 武汉市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程丽敏 中国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贵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赖象权 中国 贵州省 贵阳市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曲牟文 中国 北京市 北京市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锦医院 张颖 中国 四川省 成都市

伦理委员会信息

名称 审查结论 审查日期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伦理委员会 修改后同意 2025-01-22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25-02-12

试验状态信息

试验状态
进行中-招募中
目标入组人数
国内: 240 ;
已入组例数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实际入组总例数
国内: 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国内:2025-04-28;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试验终止日期
国内:登记人暂未填写该信息;    

临床试验结果摘要

版本号 版本日期

发布
问题